车展比宫斗剧精彩,新势力老品牌混战,家用SUV各有巧思

人生就像去车展,有的人目不转睛盯着展车,有的人目光炯炯盯着促销小姐姐,而有的人,只关心洗手间和出口。你说汽车是男人的第二件西装,其实归根结底,西装也好,汽车也罢,都是口袋的延长和荷尔蒙的外挂——关键是你得有个口袋,还得有点荷尔蒙,否则你就是挤地铁的那块“私人订制”蛋糕,随时可能被挤塌。

车展比宫斗剧精彩,新势力老品牌混战,家用SUV各有巧思-有驾

咱们国家车展四巨头,每年轮番上演,比宫斗剧还刺激。只不过,后宫的主角们在争宠,车展的主角们在争“钞”——看谁能烧得起PPT,谁能拼得过致辞稿,谁又能把一个方向盘说出七十二种算法。说是“领潮而立”“向新而行”,其实我觉得不如叫“拼爹而活,卷出花来”,“新势力”们抢着当潮牌,老牌厂商拼命复制CTRL+C+V,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反正都掏空用户钱包,也算是同心协力。

别的不说,光是那22万平方米的展览面积,就足以塞下北漂的全部梦想。如果梦想太瘦小,还能空出点地放个充气娃娃。谁说中国车没技术?你见识过帝王气派和胡同窄巷融合的SUV吗?人有多大胆,车壳就有多大空间。国产品牌按键堆满中控台,挂倒挡都得熟读说明书,智能化程度逼得你想和客服聊聊心事。新能源、智能化已经成了车企的“新五年计划”,谁要是嘴上不提人工智能,仿佛就失去了上桌喝酒的理由。第一滴新能源的泪,想必就是滴在补贴政策的公文包上。

今年这些大六座SUV,外表千篇一律,内里各有小九九。喊着家庭友好,主打空间,搞得好像把丈母娘和狗都装进去还能剩下个地儿卷春卷。最抢眼的是那台宣传“满血华为智驾”的岚图知音。怎么个满血法?不选装、不加钱,买单送一整套华为“智驾+鸿蒙”套餐。你以为耗电大?放心,人家续航足足901公里,换算下来,刚好够你从家堵到公司再堵回家,不怕没电,只怕没力气提前下车。还标配,听起来比前女友还给力。至于什么车身得房率、二排腿部空间,这些词汇听着就很高级,适合在饭桌上唬爹妈:妈,啥叫得房率?大概就是“大肚能容,容下老娘和我对象”。

车展比宫斗剧精彩,新势力老品牌混战,家用SUV各有巧思-有驾

要说“泛越野家用SUV”的方程豹钛7,这命名听着就像隔壁健身房老板开直播抽奖。什么插混,什么综合续航1300km,还要无人机陪你遛狗……我不敢说这种配置都用得上,但有总比没有强。就像家里卫生间放个金马桶,你未必会用,还能攒个朋友圈素材。更别说这帮人真把无人机玩出花来,简直逼得航拍都成车载标准。适合谁?适合既想上班不迟到、又想周末化身阳光“自驾家长”的伪野人们。唯一遗憾,上市时间一如初恋誓言,始终“敬请期待”。

车展比宫斗剧精彩,新势力老品牌混战,家用SUV各有巧思-有驾

再看吉利银河M9,车名听着像是银河系里的某颗流浪行星。可人家性价比堆得比自助餐厅还丰盛,24小时预售四万单,不愧是拼手速的新时代购车典范。主打多孩和大空间,第三排还能弄个接近平躺的座椅。以前的第三排“鸡肋”,现在直接躺成“猪肋骨”。坐那儿,听着电混发动机悄悄发功,四舍五入,体验堪比头等舱。雷神超级电混,听起来就像漫威在中国上了市,啥都混一下,万事不着急。 油耗4.8L,买菜遛娃带娃,开起来心里踏实——毕竟孩子坐第三排,也得有个交代。

乐道L90也算是一匹黑马,不过是那种乡村赛马场上的黑马,主打“便宜大碗”。售价贴着20万的红线,一副“再便宜就要进锅了”的架势。大前备箱收纳力堪比包工头的行李箱,后排娱乐大屏配沙发座椅,一家三口躺平直接上演小型家庭影院。增程系统,纯电210km,综合1100km,续航不是最鼓,但够日常糊弄。适合谁?预算不多,但指望用车“保姆级”服务的三口之家。钱不够也没关系,关键是“先把车开回家,理财归老婆。”

至于星途星纪元ET5,这是典型的理工男型选手。家用、空间、安全、配置,一个不落,全都“标配”。12颗雷达、激光雷达、L2智驾,安全感堆成科技树。后排空间灵活,装逗比也好,装书香也行,都成。喜欢“稳中带皮,无痛加班体验”的老炮家庭,应该能找到归属。毕竟信赖传统车企,有种“我踢足球靠身体对抗”的朴素信仰,图的就是一个不出岔子。

说起来,这几个家用SUV,简直践行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卷”的金科玉律。 小米华为拼生态,比亚迪蔚来争智驾,大家的痛点都是别人的亮点。第三排不舒服?换成加热通风。续航焦虑?直接给你纯电、插混、增程各类组合。要选对自己合适的,其实比挑对象还累,毕竟对象能分手,车买了泼天的婚姻责任就来了。

当然,车展现场总有一波“看热闹不怕事大”的群众。有人专挑最贵的豪华车拍照有人围观自主品牌“挤爆”新势力。媒体老师们强颜欢笑挨个试驾,嘴上说“操控优秀”,心里估摸着今晚稿子怎么编出100个优点。现场气氛热闹得像菜市场,大家都不缺谈资,缺的是褪去滤镜后的实在。

说到市场趋势,还不就是“你卷我卷大家卷,卷到最后一地鸡毛”。新势力和国牌豪掷千金疯狂拉新,新能源、智能驾驶、OTA一顿猛吹。消费者夹在补贴、限购、换电、充电之间,看着车企PPT肾上腺素飙升,实际体验时才知道,原来理想的一脚油门是希望,现实的双脚却踩在限时优惠和售后烦恼上。新老势力轮番炒概念,热词一个接一个,新能源、电驱、智舱、自动泊车,就差给你一颗糖再来个盲盒。

车展比宫斗剧精彩,新势力老品牌混战,家用SUV各有巧思-有驾

说亲民吧,这些车型的“亲民价”从来只针对自己的理想用户,至于广场舞大妈的后备箱、小年轻的情绪价值、打工族的买菜自由,全靠用户自我想象。智能驾驶越吹越高,结果要么吓人一跳,要么千年Alpha测试;车机动不动就“开小差”,OTA一升级,“新功能”往往是多了几个待修Bug。用户买单前是上帝,买单后是代码磨盘里的韭菜。这种体验,和中年人在婚介所排队有异曲同工之妙,动心选的时候各种优越,真领回家,才知“理想与现实之间隔着的是4S店的玻璃门”。

当然,成都能办车展,也不是随便的。成都是那种能把麻将和火锅做成精神信仰的城市,把养生和消费主义弄成全民运动。车展里的人来人往,和春熙路一样,你走你的T台秀,我熬我的夜排队。媒体小哥换着花样直播,厂家送个纪念品比对象还亲切。男女老少全员出动,说不定还有人偷偷蹭免费空调。

车市就是一锅川式火锅,油多肉少,各种品牌在锅里翻滚,比的不是底气,是谁有几个新花样。“行业黑马”一波接一波,“爆款”年年有,割完汽车韭菜再收割年轻人钱包。技术更新速度远超工资水平,用户选车难度直追高考志愿填报。你问未来趋势?新能源换电、智驾辅助、空间魔改,最终就像我妈做饭:新菜一年学三回,家里人始终只认那一口老汤。

写到这里我突然明白,车展和生活其实差不多。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爆款”会不会翻车,也没法确认现在的高配是不是明天的减配。但谁让我们都是时代的买单人?车展热闹一天,生活冷漠一生,唯一的建议是:买车之前记得多关注合成主播,省得售后连客服都比你俩活泼。唉,早知道这样,还不如买辆自行车,至少车展门票省了——这年头,省钱比省油都有成就感。

车展比宫斗剧精彩,新势力老品牌混战,家用SUV各有巧思-有驾

本报道以促进社会进步为目标,如发现内容存在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我们将严肃对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