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听说过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比亚迪吗?它是一家相对较新的制造商,作为汽车制造商只有20年的历史,商业运营也只有30年,最初是生产(用于手机的)二次电池。
该公司目前的业务范围包括汽车(EV、PHV)、电池(二次电池)、电子产品(智能手机等电子设备)、能源产业(太阳能发电、蓄电系统)以及轨道交通(单轨列车、地铁)的生产。此外,公司名称“BYD”是“Build Your Dream”的缩写,寓意着迈向不远的未来的步伐。
在这些业务活动中,比亚迪生产电动汽车 (EV) 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PHV),它们被归类为新能源汽车。该公司尤其积极地开发和推广电动汽车,因为电动汽车未来潜力巨大。比亚迪于2025年3月开发并发布了名为“超级e平台”的新型充电系统。
正如“平台”名称所暗示的那样,该系统很可能是某种基础技术。问题在于其前面的“Super e”是什么意思,但考虑到其技术,可以理解为一种超快速充电系统。借用制造商的说法,这是“同速水电”,这意味着充电时间和汽油(液体燃料)加注时间相同。
电动汽车在环保性能方面无疑表现出色,但充电设施和充电时间等重大问题也已得到解决。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大量的充电站和更短的充电时间。如果能够实现这一点,电动汽车将能够达到与内燃机汽车(汽油和柴油)同等的实用性,从而满足用户的需求。
比亚迪研发了名为“超级e平台”的超快速充电系统,可在与加油相同的时间内完成充电。该系统采用突破性的“闪充”方式,以每秒相当于2公里行驶距离的速度为车辆充电,只需不到5分钟即可完成相当于400公里行驶距离的充电。
然而,这并不是一个与现有电动汽车兼容的系统,为了在短时间内实现快速充电,似乎必须在车辆和充电站上采用专用方法。
短时间内大功率充电
首先,车辆方面,要求包括电池、电机、电源系统在内的整车必须具备高电压(1000伏级)的能力。为此,针对量产乘用车开发了“全系列千伏高压架构”。
当然,电池也需要支持超快速充电,因此开发了一种新型“闪充电池”,支持最大1000A的充电电流和10C的充电速率。顺便说一下,充电速率是指充电和放电的速度,1小时内完全充电(放电)所需的电流被认为是1C。
此外,还开发了用于功率控制的SiC(碳化硅)功率芯片。采用了兼具高耐压和在高达1500伏的高压环境下高速运行的LSI。此外,还开发了一款全新电机,最大输出功率为580kW,最高转速为30000rpm。据称,搭载该电机的电动汽车最高时速将超过300km/h。
同时,这些充电站将配备“全液冷兆瓦级闪充终端系统”,能够处理大功率充电。该系统最大输出功率可达1360千瓦,并采用“双枪充电”技术,可升级现有充电基础设施。该公司计划在中国各地部署4000多个具备该充电能力的充电站。
虽然该技术与现有的电动汽车尚不兼容,但如果将其应用于未来生产的电动汽车,将解决电动汽车迄今为止面临的主要问题:充电时间,并为必须实现碳中和的未来机动化提供光明的路标。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