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又整活了,全新朗逸PRO实车图出来了,官方生怕你看不出来,直接大声嚷嚷:我们这车,酷似帕萨特PRO。
好家伙,我不装了,我摊牌了。
这波操作属于典型的“不务正业”,大众的设计师们仿佛进入了一个玄幻的修仙瓶颈期,唯一的修炼法门就是“套娃心经”。从高尔夫到迈腾,从途昂到途观,一张脸复制粘贴,用到天荒地老。现在好了,朗逸这个浓眉大眼的家伙也叛变了,直接搞了个帕萨特PRO附体。贯穿灯、隐藏门把手,这些花里胡哨的东西都给你安排上,看起来确实人模狗样了。但掀开机盖一看,好家伙,还是那个1.5T配7速干式双离合的祖传心脏模组。
这就好比你追一个网红,照片里肤白貌美大长腿,结果奔现一看,全是科技与狠活。大众这波操作,就是想用帕萨特的剩饭,再炒一盘蛋炒饭出来,然后卖你小20万。
讲真,现在的汽车市场是什么?不是请客吃饭,不是温良恭俭让,是你死我活的黑暗森林。隔壁比亚迪秦PLUS,是直接拿着加特林进场,对着所有十万级合资家轿就是一顿疯狂扫射,人家根本不跟你讲武德,最好的防守就是直接把餐厅给你爆了。结果大众还搁那儿研究怎么把桌布铺得更平整,给餐具换个新花色。坏了菜了,大哥,人家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给你剩下,你还在研究菜单呢?
朗逸PRO这车,浑身上下都透着一股“我努力过了,但没完全努力”的拧巴劲。
外观上,加大加大加大,车头压扁,灯带拉满,确实有了点B级车的唬人气质。但问题是,消费者为什么要花十几万买一个“帕萨特青春版”?我作为一个开过好几年大众车的中年人,我告诉你为什么。因为大众的核心竞争力从来不是产品,而是“品牌玄学”。他们赌的就是你心里那个VW标,在你岳父岳母、三姑六婆眼里,它就值五万块。你买的不是车,是那个让你在亲戚聚会上能抬得起头的铁皮logo。但时代变了,朋友,现在你开个朗逸回去,亲戚只会拉着你问:这车带不带沙发彩电大冰箱啊?比特斯拉好开吗?
更致命的是尺寸。车长加了42毫米,听着不少,一看轴距,2688mm,一毫米没动。这是什么概念?这是在2024年,用2014年的空间标准来打仗。隔壁秦PLUS轴距2765mm,艾瑞泽8更是干到了2790mm。大众这个操作,就好像别人都在用步枪对射了,它还在给自己的小手枪抛光,然后告诉你这枪的握把是真皮的。
内饰,是是是,升级了,用了软包,搞了悬浮屏。那点软性材质,就像给一个病入膏肓的人换了件新衣服,有用吗?根本没用!灵魂深处的问题一个没改。尤其是那个上拉式的车门开启方式,简直是反人类设计的典中典,设计师是不是觉得按一下开门太没仪式感了,非得让你练练指力?这种为了创新而创新的行为,太阳看了都要一个趔趄。
然后就是那个被骂了八百年的动力总成。1.5T配7速干式双离合。这个组合,就是汽车界的压缩毛巾。看着参数挺唬人,一遇上早晚高峰的水(堵车),直接就泡发了,露出它又顿挫又过热的原形。同行看了都得傻眼,这都什么年代了还在用干式双离-合!简直是疯了!大众为什么坚持用?因为便宜啊。在白花花的利润面前,你的驾驶体验,你的后期维修成本,算个屁。他们不是不懂,他们就是单纯的坏。
这个双离合,堪称“城市交通健身器”。每次堵车,车子一顿一顿的,能帮你免费做颈椎康复治疗,主打一个物理疗法,包治包好。我怀疑大众的工程师肯定也知道这玩意儿不好用,但没办法,老板的任务就是省钱。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但那玩意儿的体验就是这么蠢。
所以,朗逸PRO面临的竞争,已经不是来自卡罗拉和轩逸了。那些老对手大家半斤八两,比的就是谁的优惠大。它真正的对手,是那些不讲道理的国产“雷电法王”。人家直接用电车思维降维打击,零百加速7秒,油耗3个多,车机比你手机还流畅。大众还抱着祖传的《干式双离合心法》不放,觉得这是无上秘籍。结果外面比亚迪这些新势力,直接掏出了“灵能电磁炮”,一炮就把你的山门给轰了。
那么这车到底能不能买?
如果你就是大众的死忠粉,就是喜欢那个“德味儿”,就是觉得那个标价值连城,那你可以买。因为这不是产品问题,这是信仰充值。你跟一个信徒去聊性价比,他只会觉得你在亵渎神明。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但如果你是个正常人,在乎自己的钱,在乎自己的驾驶体验,那我建议你,跑。赶紧跑。同样的钱,你能买到空间更大、动力更强、技术更先进、配置更丰富的国产韭菜盆栽。哦不,是国产神车。
大众这几年在中国市场的日子,肉眼可见地难过起来。以前是绝对的王者,现在是进退两难。品牌溢价被特斯拉和新势力吸走了,性价比又被国产品牌按在地上摩擦。朗逸PRO这种换壳式的升级,更像是一场无奈的挣扎,一场精心编排的行为艺术。它在用尽全力告诉你:你看,我很努力地在假装自己是一台新车。
但我们都看透了。这不过是一场皇帝的新衣,而戳穿它的,不是什么小孩,而是这个已经彻底发疯、掀了桌子的中国汽车市场。
本报道以促进社会进步为目标,如发现内容存在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我们将严肃对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