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长子”入股民营车企了

中国汽车界巨擘,共和国长子,以研发红旗轿车著称的一汽集团,居然投了一家新势力黑马——零跑。

8月20日,汽车圈一则消息炸锅了,中国一汽计划收购零跑汽车约10%的股份,成为战略股东。零跑对此不予置评。

“共和国长子”入股民营车企了-有驾

根正苗红的“共和国长子”,和来自欧洲的Stellantis集团一样,都拿真金白银买民营新势力零跑的股权。若传闻成真,以零跑近期股价计算,预计一汽将付出近百亿港币的代价。

这事儿透着股不寻常的味道,在此之前,中国汽车业国企和民营泾渭分明,除了长安入股华为引望,几乎没有国企和民企资本合作的,如今这个壁垒被彻底打破了。

事实上这次入股早有苗头。三月份,一汽和零跑在长春签署略合作,就提到资本合作的可能性。但谁也没想到,动作来得这么快。

“共和国长子”入股民营车企了-有驾

零跑凭什么能入一汽的法眼?首先是业绩非常亮眼。2025年以来,零跑已经连续5个月登顶新势力榜首,上半年营收242.5亿元,同比增长174%,毛利率从1.1%猛增到14.1%,还实现了半年度净利润转正,在新势力中仅次于理想汽车。

不过说到底还是技术。这家公司有点“技术宅”的执着,讲究“全域自研”,从电池电机电控到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的“大脑”(中央域控制器),核心的东西都自己攥在手里,据说硬件成本比同行低30%;开发周期可缩短至18个月,显著优于行业平均的24-30个月。

更关键的是,零跑把技术变成了真金白银。今年上半年,光靠给一汽等合作伙伴提供技术研发服务,就赚了2个亿,整个非整车业务收入冲到了11亿。这路子,跟以前新势力光靠卖车赚钱,完全不一样了,在向类似博世这类tier1供应商角色延伸。

如今红旗品牌一款代号G117的新车,已经用上了零跑的核心技术——“四叶草”电子电气架构和CTC电池底盘一体化技术。

反观一汽,家大业大,去年卖了320多万辆车,但新能源这块,确实有点着急——不到20万辆。一汽看中的,就是零跑这种把技术快速变现、把效率做到极致的能力。

所以这次入股,绝不只是财务投资那么简单。它传递的信号非常清晰:一汽这样的传统巨头,开始放下身段,用资本入股而非传统收购的方式,去拥抱新势力的技术活力。

10%的股权,不多不少,既建立了紧密的资本纽带,又让零跑保持了独立运营的灵活性,避免了国企民企直接合并可能带来的“水土不服”。这是一种更聪明、更务实的合作模式。

而且,这事儿还关系着中国车企出海。零跑去年和全球汽车巨头Stellantis搭上线,借力布局欧洲500多家网点。一汽手里则握着深耕多年的“一带一路”渠道资源。两边一结合,想象空间就大了。

据说双方合作的首款新车,2026年下半年就要通过一汽的海外渠道开卖,而一汽红旗基于零跑B平台开发的C-NOVA车型,计划于2026年在西班牙萨拉戈萨工厂投产。这是中国汽车产业从“产品输出”向“技术输出”的战略转型。

这等于零跑的技术,搭上了一汽的出海快船,是“中国技术方案”走出去的新模式,不再是简单的整车出口了。

当然,央企与民企合作的挑战也很大,文化,技术路线等都需要磨合。一汽的产线改造与零跑的供应链整合速度,将决定这场豪赌的成败。

这次入股后,零跑将成为一家股权分散的混合所有制公司,创始人朱江明是第一大股东,第二大股东是Stellantis,一汽则成为第三大股东,这样的股权结构在中国汽车业前所未见。

零跑这匹黑马,已经定下了惊人的目标,今年要卖到65万辆,明年100万辆,这意味着它将成为继比亚迪之后第二个实现百万销售的中国新能源车企。

一汽入股零跑,标志着中国汽车产业竞争逻辑的深刻转变,未来的竞争不再是单打独斗的“内卷”,而是走向技术共享、生态协作的“竞合”。谁能更开放、更高效地整合资源,谁才可能笑到最后。

“共和国长子”入股民营车企了-有驾

这场“国家队”与“新势力”的联手,或许正为中国汽车的下一个十年,埋下最重要的伏笔。

而这次事件,也将把中国汽车工业推向一个前所未有的协同时代,新的弄潮儿们,带着新的模式,新的故事,轰轰烈烈地出海,意图改写全球汽车业的排位座次。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