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奥迪A7L旅行版搭载DAWS后轮5度转向,老城区3.5米窄巷一把掉头,这套系统把宝马5系逼进死胡同了?
上海静安区那条3.5米宽的老巷子,我见过太多SUV和旅行车在里面来回倒腾七八次才能掉头。上周开着A7L旅行版进去,DAWS系统让后轮反向转了5度,方向盘打满,车头轻轻一摆就出来了。旁边胡同口卖早餐的阿姨看傻了眼,问我这车是不是改装过底盘。
没改。只是这套动态全轮转向把转弯半径压到了5.8米,跟高尔夫差不多。一辆接近5米长的旅行车,掉头半径跟紧凑型轿车一个水平,听着挺玄乎,开过才知道这玩意儿在老城区有多管用。
无框车门配旅行尾箱
停车场遇到这车之前,我压根儿没想过国产旅行车会用无框车门。印象里玩这个设计的要么是进口轿跑,要么是高端敞篷。A7L旅行版把溜背线条和无框门框组合在一起,远看确实容易认错车型。
车身比海外A6 Avant长了39毫米,后排头部空间倒是宽敞了些。电吸门带脚部感应,双手提着东西时用脚在车底扫一下就能关门。这个设计商务场合用起来挺体面,就是感应区域有点小,找准位置得试几次。
风噪控制做得还行,双层夹胶玻璃加密封条优化,时速25公里左右车内噪音大概35分贝。高速跑起来会明显一些,但比不带无框门的旅行车好不少。
3.0T配48V轻混
V6发动机峰值扭矩550牛米,账面破百5秒6。实际体验下来,起步推背感挺足,中后段加速也不拖沓。48V轻混系统回收的1.7千瓦时电池,拥堵路段能让发动机熄火滑行大概一分钟左右。
米勒循环燃烧技术,说白了就是提前关闭进气门让燃油烧得更充分。低速扭矩输出比奔驰E级旅行版的2.5T强一截,0到60公里提速快个零点几秒。油耗官方数据8.5升,实际跑下来可能要9升出头,这个数字对这个排量来说不算离谱。
高速变道时后轮会跟前轮同向转动,稳定性确实好一些。冰雪路面没试过,但系统跟ESP联动应该能减少甩尾风险。
激光大灯玩出新花样
前大灯32颗LED矩阵加激光模组,最远照射距离据说600米。夜里跑国道,路面照得挺清楚,对向来车时会自动分区熄灭几颗灯珠,避免晃到别人。
数字OLED尾灯单侧198颗光源,能显示动态警示图案。后车跟太紧时尾灯会闪箭头,这个功能看着挺科幻,实用性就见仁见智了。夜间识别行人往地面投警示光带,无路灯路段确实有点用。
奥迪在灯光这块儿向来爱整活儿,从之前的矩阵大灯到现在的激光模组,技术迭代挺快。
后备厢装载能力
584升标准容积,比A7L三厢版多了200升左右。后排放倒后能铺出1.95米纯平空间,周末带家人露营搭个充气床垫没问题。侧壁挂钩、12V电源、一键放倒按钮这些细节设计,用的时候才觉得方便。
隐藏式抽屉能塞笔记本和公文包,深度刚好够用。商务场景下这个设计挺实在,不用每次都翻整个后备厢找东西。
智驾辅助够不够用
领航套装1颗激光雷达配5颗毫米波雷达,全速域跟车、自动变道、紧急避障这些L2+功能都有。手机APP遥控泊车支持狭窄车位,两侧各余20厘米也能停进去。
对加塞车辆识别成功率挺高,城市道路上用起来还算靠谱。系统反应速度比宝马5系快一点,但也谈不上特别聪明,复杂路况还是得自己接管。
没配城市NOA,燃油车平台上做到这个级别基本到头了。想要更高阶的辅助驾驶,估计得等纯电平台。
座椅和音响
华格纳真皮座椅菱格纹缝线,手感确实不错。18向电动调节配气动按摩,长途坐三小时腰不会太累。后排座椅倾斜角度能调到35度,可拆卸头枕设计挺人性化。
B&O音响16个扬声器,3D音效算法会根据车内位置自动调声场。音质算不上顶级发烧水平,日常听听够用。负离子香氛三种气味可选,PM2.5浓度能压到5微克每立方米以下,这个数据是实测的。
直销模式靠不靠谱
68个城市的奥迪之城展厅,线上下单线下体验。AR眼镜虚拟选配车身颜色听着挺新鲜,实际去试过一次,画面精度一般般。订车周期从传统6周缩短到2周,这个倒是省了不少等待时间。
90后买家占比45%,年轻人对这种新零售模式接受度更高。传统买家还是更习惯去4S店实地看车,摸摸方向盘踩踩油门才踏实。
价格还没正式公布,参考配置和定位,估计不会便宜。旅行车受众本来就窄,愿意为无框车门和这堆配置买单的人更少。市场反馈如何,得看销量数据说话。
这车适合什么人?大概是那种既要优雅设计又需要装载能力,预算够且不在乎保值率的买家。纯粹图实用或者追求性价比,市面上其他选择可能更合适。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