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本田思域这台车,在咱们国家那可真算得上是家喻户晓了。
不少人的青春记忆里,可能都有一台思域的影子,它一度是年轻、运动和改装的代名词,甚至在网上被大家开玩笑地称为能“秒天秒地”的神车。
可是,当最新一代的思域正式来到我们面前时,很多人都感觉有点不一样了。
这台新车好像一夜之间长大了,脱下了那身张扬的运动服,换上了一套更沉稳的西装。
那么问题就来了,变得更成熟的思域,还是我们认识的那个它吗?
尤其是在咱们自主品牌的汽车做得越来越好,越来越强的今天,这台曾经的“网红”车,手里还握着多少能打的牌呢?
今天咱们就用普通老百姓的视角,来好好聊聊这台新思域的变化,看看它到底值不值得我们关注。
先从大家第一眼能看到的外观说起。
上一代思域之所以能火,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它那个性十足的外观。
整个车身线条非常复杂,棱角分明,特别是那个像回旋镖一样的尾灯,辨识度极高,晚上在路上一眼就能认出来。
这种设计很受年轻人喜欢,觉得特别酷,但也有不少人觉得它太夸张了,有点像个还没长大的“精神小伙”。
而新款思域的设计师,好像是听到了这些声音,给新车来了一次彻底的“形象改造”。
你再看这个车头,以前那个又宽又亮的镀铬条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更扁平、更简洁的格栅,跟它家的大哥雅阁有几分神似,一下子就显得稳重了不少。
两侧的大灯也变得更细长、更犀利,少了一些浮夸,多了一些深邃感。
车身侧面的线条也变得更加平直流畅,没有了过去那种复杂的腰线,整体看起来更像一台传统的家用轿车,只是在车尾悄悄地加了一个小小的黑色尾翼,像是在告诉大家:“别看我穿得斯文,但我骨子里还是个运动健将。”总的来说,新思域的外观不再那么激进,它试图在运动和家用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希望吸引那些已经成家立业,但心里还保留着一丝驾驶激情的中青年消费者。
打开车门坐进车里,这种“成熟”的感觉就更明显了。
要是说老款思域的内饰是它的一大短板,相信没多少人会反对。
虽然设计上没什么大问题,但用手一摸,到处都是硬邦邦的塑料,总让人觉得有点对不起那个价钱。
而新一代思域在内饰上下的功夫,可以说是脱胎换骨。
整个中控台的设计非常简洁,最吸引眼球的就是那个贯穿式的蜂窝网状空调出风口,你看不到传统的扇叶,风就是从这些精致的金属网格里吹出来的,既有设计感,又显得很高级。
车内能摸到的地方,比如门板、中控台上方,都用了大面积的软性材料包裹,还配上了缝线点缀,一下子就把车里的档次感提上来了。
中间那块大尺寸的触摸屏取代了大量的实体按键,让整个操作区域看起来清爽了很多。
座椅的包裹性和支撑性也比以前好了不少,开长途应该会舒服很多。
可以说,本田这次是下定决心要补上内饰质感这块短板了。
不过,这里也得说一句,当咱们的国产车,比如比亚迪、吉利这些品牌,已经把车内打造成了“移动的智能空间”,动不动就是十几英寸的大连屏,语音助手能帮你控制车上的一切功能时,思域这种相对简约的内饰风格,还能不能满足现在消费者的需求,确实是个未知数。
本田可能认为,车子终究是用来开的,过多的娱乐功能会分散驾驶员的注意力,但市场会不会买账,还得看最终的销量。
最后,也是最核心的,就是动力系统的变化。
过去我们一提到思域,首先想到的就是那台1.5T的涡轮增压发动机,动力强劲,改装潜力大。
但这一次,本田在中国市场主推的,居然是一套2.0升的混合动力系统,也就是大家常说的i-MMD混动。
一听到“混动”,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可能是“省油但没劲”,觉得这跟思域的运动定位不符。
但实际上,本田这套混动系统的工作原理跟我们想象的不太一样。
在大多数情况下,你可以把它理解成一台“自带发电机的电动车”。
它车里的那台2.0升发动机,主要任务不是直接驱动车轮,而是像一个充电宝一样,安安静静地在那里发电,然后由一个功率很强的电动机来负责驱动车辆。
电动机的特点就是反应快,一踩下加速踏板,动力瞬间就到,所以开起来的感觉非常像一台纯电动车,又安静又平顺,提速还很快。
根据官方数据,这套混动系统里电机的扭矩达到了315牛·米,这个数据已经超过了不少2.0T发动机的水平了。
只有在高速巡航的时候,发动机才会直接驱动车轮,以达到最佳的燃油经济性。
所以,担心动力不足的朋友完全可以放心,这台混动思域开起来绝对不“肉”。
然而,当我们把目光转向我们自己的国产品牌时,情况就变得非常微妙了。
以比亚迪的DM-i混动技术为例,它不仅同样做到了省油和性能兼顾,而且通常会配备一个更大的电池包,可以支持几十甚至上百公里的纯电续航。
这意味着,如果你家里有充电桩,日常上下班通勤完全可以当一台纯电车来开,用车成本极低。
在智能化配置、内饰用料和整车价格上,国产品牌也往往比合资品牌更有诚意。
这就给全新思域出了一个大难题:它的技术确实很先进,代表了日系混动的顶尖水平,但当一台配置更高、用车成本更低、价格可能还更便宜的国产混动车摆在面前时,消费者还有多少理由去为本田的品牌和技术光环买单呢?
那个靠着一个亮点就能吃遍天下的时代,可能真的已经过去了。
如今的汽车市场,比拼的是价格、技术、配置、服务等全方位的综合实力。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