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
比亚迪专利暴增77%,但真正可怕的藏在细节里
前两天刷到比亚迪今年国际专利申请暴增77%的消息,我第一反应是“又来了,车企常规操作”。直到翻完他们最新那批专利详情,后背突然一凉——这家公司早就不在跟我们拼车了,他们在下一盘更大的棋。
你们看到的可能是“515个专利”、“296亿研发投入”这些光鲜数字。但真正让我失眠的,是那个藏在专利摘要里、几乎没人注意的技术细节:“利用车厢动能回收设备给电池充电”。表面上这是给列车用的技术,可你仔细品,这不就是一套微缩的移动电网解决方案?
恕我直言,绝大多数人对比亚迪的认知还停留在“电动车销量王”的层面。要我说,这格局太小了。当友商还在卷续航1000公里的时候,人家已经悄悄把充电桩装进了每节车厢里;当行业还在讨论超充站建设成本时,他们的技术路线已经跳出了“固定充电”这个维度。这根本不是同一个维度的竞争。
我扒了他们近三个月公开的近百个专利,发现更恐怖的事情:从“电芯电量相互转移”到“均衡电路”,全部在解决同一件事——如何让电能像水一样,在不同容器间自由流动。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比亚迪要做的不是交通工具制造商,而是未来能源网络的架构师。
有位在电池厂干了十几年的老工程师跟我说过一句特别扎心的话:“现在车企宣传的‘技术突破’,百分之九十是比亚迪三年前玩剩下的专利衍生品。”当时觉得是玩笑,现在看简直是预言。
最讽刺的是,当我们在为“一周内获得两项电路均衡核心专利”这种消息麻木时,人家已经用295.96亿的半年研发投入,给整个行业上了道隐形枷锁。等你反应过来,技术护城河已经宽得游不过去了。
所以别盯着销量报表了。真正值得问的是:当所有车企都在同一条赛道上内卷时,那个提前十年在隔壁赛道铺电网的玩家,算不算是降维打击?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