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马零跑霸榜五个月 半价屠夫冲刺百万辆 高端化之路存隐忧
销量黑马:从“others”到销冠的逆袭
2025年的新能源战场,零跑像一匹脱缰的黑马。7月单月交付50129辆——造车新势力中唯一破5万的企业。连续5个月稳坐销冠宝座。更惊人的是,截至8月21日,累计交付突破90万辆,两个月狂卖10万辆。按此速度,10月将撞线百万里程碑。
这一切始于C16的横空出世。这款六座中大型SUV,以低于20万的定价杀入被25万+车型垄断的市场。激光雷达、高通8295芯片、第三排空间超越理想L8——价格却只有一半。消费者直呼:“它不嫌我穷,我也不嫌弃它!”朱江明欣然接受“半价理想”标签:“买惯香奈儿的人,也会试试优衣库。”
成本屠夫的生存法则:自研+复用
盈利!零跑成为理想之后第二家半年度盈利的新势力。0.3亿元净利润虽薄如刀刃,却意义重大。秘诀藏在财报里:毛利率从1.1%飙升至14.1%,创历史新高。
——如何做到?
65%核心零部件自研自产,连音响都不外包。电驱、电池、智舱全栈自研,单台研发成本降40%。B系列车型零件复用率高达88%,像乐高般拼出新车型。渠道更“抠门”:北京门店全在四环外,浙江县城布点,单店效率却提升超50%。
但隐患已在滋生。黑猫投诉量达3619条,仅次于理想。“量大管饱”的策略,让品质争议如影随形。
高端化生死局:智驾短板与30万魔咒
朱江明的野心不止于性价比。A、B、C、D四大系列剑指6-30万全市场。2026年,D系列旗舰SUV和MPV将冲击30万区间。副总裁曹力放话:“绝不是半价理想!”
然而高端战场,智驾是入场券。当小鹏、问界已实现城市领航全覆盖,零跑今年一季度才在主力车型上线高速NAP功能。朱江明坦承差距:“落后友商6-12个月”。研发投入暴露软肋:五年累计70.7亿,仅为小鹏一年预算(65亿)略高,远低于理想(110亿)、蔚来(130亿)。更严峻的是,2024年72%研发费用用于旧平台改造,仅28%投入新技术。
传闻正与华为洽谈智驾合作……但若靠外力,如何守住“全域自研”护城河?
全球化野望:欧洲工厂与百万辆赌注
海外成为第二增长极。1-7月出口24980辆,新势力第一。欧洲超550家网点扎根,7月订单破4000创纪录。明牌已亮出:2026年在欧本土化生产,目标销量翻倍增长。
销量目标更显激进:2025年指引从50万辆跳涨至65万辆,2026年直指100万辆。但眼下前7月累计27万辆,剩余5个月需月均6万辆——比历史峰值还高20%。
尾声:性价比神话的边界
零跑用制造业基因撕开血路:自研控本、渠道下沉、极致堆料。但高端市场信奉另一套规则——那里没有“不嫌我穷”的宽容,只有对技术底蕴与品牌溢价的苛刻审视。
明年D系列上市之日,才是真正的成人礼。当“半价屠夫”闯入30万战区,它要证明的不仅是销量,更是摆脱性价比宿命的能力。毕竟,车圈从无“既要又要”的神话……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