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这些年大家买车,尤其是买合资燃油车,总有一种“智能化跟不上趟”的感觉。
你看现在满大街的新能源电车,车机系统搞得花里胡哨,啥自动驾驶、智能语音、车机互联,整得跟玩智能手机似的。
反观合资品牌,尤其是偏老一辈的车型,感觉还停留在“收音机+蓝牙+导航”的阶段,车机反应慢不说,语音指令更是基本用不上。
很多年轻人一看,觉得油车这玩意就是落后,买着没新鲜感,只能靠质量和舒适撑门面。
结果现在看来,日产天籁算是彻底“开窍”了。
最新款不光是外观上来了个大变脸,最吸引人的还属它居然直接上了鸿蒙座舱,这一下真把油车智能化的短板给补回来了。
之前你说合资油车没智能?
行,以后别这么说了,天籁要让你见识见识,油车也能玩得转智能化。
要我说,这就是合资B级车在新形势下的一次很关键的转型。
大家都知道,以前买天籁,最常听到的词是什么?
“移动大沙发”。
这车坐着确实舒服,空间大,特别适合家用和长途。
但要说智能,咱也不怕打脸,真的就是“能用就行”。
但这回不同了,鸿蒙座舱+运动前脸,这种组合直接让天籁从“商务老干部”变成了“潮流新青年”。
智能座舱的加持,最大的好处其实就是把用车体验提升了一个档次。
比如说,手机靠近车机自动连接,这个功能以前很多人都觉得鸡肋,但真要在日常用车的时候,你会发现太方便了。
下车买杯咖啡,回来手机一靠,导航、音乐、通讯录啥都自动同步,一点不耽误事。
还有语音控制,以前各家车企的语音助手,说实话,就没几个好用的。
你说一句“打开空调”,它半天没反应,要不就给你播报天气。
这回天籁用鸿蒙,直接可以一句话把空调温度、音乐、导航安排明明白白,识别率据说也比之前高了不少。
别小看这些细节,真是在日常用车里让人越来越离不开。
再有一点挺有意思,车机和家里的智能设备能联动。
比如你可以在下班路上提前让家里的空调、灯光打开,到家直接享受舒适环境。
以前这些操作都觉得是智能电车的专属,现在天籁燃油车也能玩。
说白了,油电同智,天籁这回是真做到了。
说完智能,再说说外观。
以前的天籁给人的感觉就是中规中矩,前脸属于典型的商务范儿,适合30岁往上的“稳重男士”。
现在新款天籁来了个大黑化进气格栅,啥叫运动感、年轻化?
这回你看看新天籁就知道了。
LED大灯切割得比以前犀利,整个前脸给人的感觉就是精气神提升了好几个档次,看着就比以前精神。
再配点刀锋轮毂,谁说油车不能运动?
估计不少年轻人第一眼看见都得说一句“这车够帅的”。
侧面和尾部也有不少变化。
悬浮式车顶和流线型腰线让整车看着有点轿跑风格,尾部贯穿式尾灯和日产新logo也是跟上了潮流。
细节上,比如C柱那种“小尾巴”黑色装饰,虽然不起眼,但加分不少。
甚至还出了双色车身,虽然可能不是所有人都喜欢,但起码说明厂家在努力讨好年轻人。
你说一台车既有运动范儿又兼顾商务气质,这确实不容易,新天籁做到了。
说到空间,日产一向有“空间魔术师”的称号,天籁也不例外。
车长快五米,轴距2825mm,这尺寸放在B级车里绝对是标杆。
后排腿部空间大,坐三个人都没压力,照顾到家庭用车需求。
座椅还是一如既往的“大沙发”,包裹性和舒适度都很不错,长途坐着也不累。
你要是身高一米八往上,坐进去腿还能伸直,这不是吹牛,真得试试。
再说动力。
这一代天籁的2.0T发动机,最大马力243匹,最大扭矩371牛米,这参数放在B级车里妥妥的主流水准。
VC-Turbo可变压缩比,这技术不仅让动力随叫随到,油耗还能兼顾。
市区百公里8-9升,合资2.0T车里其实已经很良心了。
很多人担心智能化会不会让车变得“电子味”太重,失去驾驶乐趣?
其实这种担心没必要,天籁的驾驶质感还是一如既往,底盘调教偏舒适,过减速带和烂路都能过滤干净,加速也很线性,开起来让人很安心。
你要激烈驾驶,动力也绝对够用;你要佛系开,坐着就是享受。
说到底,还是那个熟悉的“天籁味”,但这回多了点“暴躁”和“聪明”。
好多朋友在买车的时候经常纠结:买燃油合资车图个稳妥,但又怕智能配置跟不上;买智能电车吧,又担心续航、充电、保值一堆麻烦。
天籁这波操作可以说是两头都照顾到了。
既有合资车的耐用和舒适,又有新潮的智能体验,等于说是把油车、电车的优点糅合到一块,给了消费者更多选择。
这种思路,其实特别适合当下中国市场。
毕竟并不是每个人都愿意直接跳到纯电,尤其是家里只有一台车或者对长途出行有需求的,燃油车的可靠性还是很重要的。
说到“合资B级车的破局”,以前大家以为只要靠牌子、靠口碑就能卖。
但现在市场不一样了,消费者更看重用车体验,谁在智能、设计上下功夫,谁就能赢得市场。
天籁这回的变化,其实就给了合资B级车新的活路。
你看自主品牌这些年崛起,靠的不就是智能和设计吗?
现在合资品牌也学会了,靠技术升级来拉近和消费者的距离。
其实我觉得,天籁这次的“油电同智”,更多是一种对市场的回应。
消费者需要什么,他们就做什么。
比如有人觉得燃油车老气,不智能,天籁就把鸿蒙座舱搬进来;有人说外观太稳重,厂家就整上运动风格,双色车身;舒适空间和动力本来就是强项,那就继续保持,啥都不丢。
你说这样的产品,能不火吗?
再往大了说,这其实反映了整个汽车行业的一个趋势——油车和电车的界线越来越模糊,未来可能大家买车看重的不是动力类型,而是综合体验。
只要你体验好、功能全、开着舒服,谁还管你是油还是电?
像天籁这样,做到了油车也能“秒变智能”,其实是在为传统车企探索一条新路。
当然,最后还得看价格。
新配置新设计,大家最关心的还是售价。
要是价格亲民点,估计会抢到不少原本看电车的订单。
如果再搞点金融政策、置换补贴什么的,更容易吸引消费者。
反正现在合资B级车压力也挺大,谁先跟上智能化这波,谁就有可能逆势突围。
总之,看完新天籁的变化,我觉得这车确实值得期待。
不是说一定要买,但如果你本来就在考虑合资B级车,对日常家用、舒适性、智能化都有要求,不希望太老气,也不打算冒险直接上电车,那天籁的这波操作,绝对可以考虑下。
油车市场没死,关键是要懂得创新,敢于变革。
天籁这次就是个很好的例子,既保留了传统优势,又拥抱了智能潮流。
以后谁还说油车没智能,直接带他去看看新天籁就行。
至于最终市场表现如何,就看它上市之后,能不能把消费者的心抓住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