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途观L的二手生意经】
牡丹江车商老张的展厅里,停着辆浑身锃亮的黑色SUV。2022年11月在辽阳上牌的途观L越享版,4.8万公里里程表数字在阳光下闪着蓝光,挡风玻璃上“15.18万”的红色标签格外扎眼。这价格比行情价低了小几千,路过的人总要伸手摸一把R-Line运动套件上的棱线。
这台车的故事很标准:2.0T发动机能爆发出186千瓦功率,当年26万多的落地价现在腰斩。第二排电动调节的按钮被磨得发亮,证明前任车主确实享受过“老板键”的便利。方向盘加热功能在东北特别实用,去年冬天零下二十度时,握上去就像揣着暖手宝开车。不过湿式双离合变速箱的毛病也没躲过——老张试车时,三挡降二挡那下顿挫感,让他下意识皱了皱眉。
来看车的王老师算过账:每年1.1万出头的养车成本,比同级日系车贵些,但比奥迪Q5便宜大半。主动刹车系统触发过三次,中控屏里还存着前车主避让野猫的紧急制动记录。最让老张得意的是保值率,同款车在沈阳二手车市场能挂到18万,他故意标低价是想快点周转资金。“毕竟国六排放的车,再过两年也能卖上价。”他掸了掸座椅上的浮灰。
下午三点,带着孩子来看车的夫妇围着车转了三圈。女人戳着全景天窗按钮嘀咕“采光好”,男人蹲下查看底盘时,发现护板上有道浅划痕。“跑烂路蹭的,发动机滴油不漏。”老张递过检测报告的手很稳。最终砍价卡在14.8万僵住了,夫妻俩说要再去看看隔壁的CR-V。
黄昏时分,展厅的射灯在黑色车漆上投出流动的光斑。这辆途观L的优缺点就像它棱角分明的外观一样实在,懂行的人自然懂。
本报(台/网)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积极向上的社会正能量。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