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个续航破千的“神仙”下凡了,这次是广汽埃安。看着AION i60那张“综合续航1240km”的宣传海报,我差点一口水喷在屏幕上。这年头,续航里程的数据,是不是跟方便面包装上的“图片仅供参考”一个意思?说真的,11.98万的起步价确实让人心里咯噔一下,这价格摆明了就是冲着比亚迪宋Pro、深蓝S05这些当红炸子鸡去的。广汽埃安,这个曾经在网约车市场里杀得风生水起的猛将,沉寂了一段时间,现在带着它的首款“增程+纯电”产品回来掀桌子了。
问题是,这桌子掀得动吗?
我总觉得,现在的造车新势力,都有点像是被关在“狼人杀”游戏里的玩家。每个人都手握底牌,声称自己是预言家,能看穿未来,但天一黑,谁是第一个被刀的,谁也说不准。埃安i60这张牌,就是“增程”。这玩意儿简直是汽车界的“薛定谔的猫”,你永远不知道打开它的人会觉得它是灵丹妙药还是脱裤子放屁。一方面,它完美解决了那群想买电车又怕节假日堵在高速上找不到充电桩的用户的终极焦虑;另一方面,它又被“纯电原教旨主义者”们嗤之以鼻,觉得它不够纯粹,是个背着汽油发电机的“杂牌军”。
埃安i60的增程版,揣着一块29度电的电池,能跑210公里纯电,这在市区通勤里简直就是个王者,大部分人一周充一次电都嫌多。然后揣着个1.5L的发动机,综合下来能跑1240公里。这个数据听起来确实高大、年轻、充满能量,好像你加满油、充满电,就能一口气从哈尔滨开到上海。但冷静下来琢磨一下,这不就是用油换来的续航吗?它真正的杀手锏其实是那5.5L的馈电油耗,这个数字在同级别的SUV里,确实算得上是优等生了。
这就像一个偏科生,在数学考试里直接甩出了一道附加题的完美解法,让你不得不佩服。可问题是,高考不只考数学。如今的汽车市场,消费者早就不是那个听故事就掏钱的傻白甜了。
你看看它的对手们,哪个不是在泥潭里摸爬滚打出来的狠角色?比亚迪宋Pro新能源,那简直就是一座翻不过去的大山,常年霸占销量榜前几名,靠的就是那套DM-i系统和深入人心的品牌形象。零跑C10和深蓝S05,一个主打性价比,一个强调技术流,也都不是善茬。埃安i60就像一个刚刚转学过来的插班生,一进教室就发现,前后左右坐的全是学霸,而且个个都身怀绝技。
说到车本身,埃安i60的设计语言吧,挺有意思。官方说融合了传祺和AION的设计元素,在我看来,就像一个穿了西装的程序员,努力想让自己看起来既有科技感又不失稳重,但总觉得有那么点拧巴。前脸是典型的电车风格,封闭式格栅加贯穿灯带,看着挺唬人。可车身侧面,又回归了传统SUV那种四平八稳的造型,连门把手都搞个半隐藏式,突出一个“我妥协了,但又没完全妥协”的纠结感。
内饰也一样,悬浮式大屏配液晶仪表,是现在最流行的“毛坯房”精装修风格。所有功能都集成到屏幕里,能省一个实体按键就绝不多给一个。好看是好看了,可开车的时候想调个空调,还得在屏幕里戳半天,这到底是进步还是退步?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圣诞老人,一切都得自己亲手去拼,但有时候,我只是想要一个顺手的物理旋钮而已。
当然,也不能光吐槽。广汽的GSD智驾辅助系统,3R7V的硬件方案,支持高速领航和代客泊车,这些都是实打实的加分项。在这个“无智能,不汽车”的时代,没点拿得出手的辅助驾驶功能,你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回到最初的问题,11.98万起的AION i60,到底能不能打?我觉得,它像是一场精心计算过的赌博。埃安赌的是,市场上存在大量被纯电续航和充电问题劝退的潜在用户,而这些人,恰好就是增程式车型的目标客户。它用一个极具诱惑力的价格,加上一个“可油可电”的灵活身份,试图在已经被挤得水泄不通的紧凑型SUV市场里,撕开一道口子。
只是,这场仗,比想象中更难打。消费者的嘴巴很刁,他们既要又要还要,既想要电车的平顺安静,又想要油车的无忧续航,还想要智能座舱的酷炫科技,最重要的是,价格还不能贵。埃安i60看起来好像都给了,但每一项都不是顶尖。它不像比亚迪那样有深厚的品牌积淀,也不像零跑那样把性价比玩到了极致。它更像一个努力追赶的挑战者,挥舞着长续航的旗帜,大声呐喊着冲进了战场。
所以,这台埃安i60究竟会成为一匹杀出重围的黑马,还是沦为“感动自己”的又一款产品?这事儿,光看预售价和配置表是没法下结论的。最终,还得看市场的真金白银怎么投票。不过话说回来,看着这些车企们一个个卷生卷死,对我们消费者而言,总归是件好事,不是吗?毕竟,只有他们打得越狠,我们才能薅到越多的羊毛。你觉得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