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市场,每周都像一场精心设计的悬疑剧,剧情反转不停、高潮迭起。本周的主角是谁?小鹏与大众的“联姻”,尚界的经销商争抢,华为插足的各路豪强,还有财政部豪掷千金的补贴政策。汽车圈的故事越来越像宫斗剧,既要拼技术,又要拼关系,拼到最后,谁也不敢说自己能安枕无忧。
先说小鹏与大众联手的消息。原本我们以为中国造车企业最多是“市场换技术”,现在好了,开始“技术换市场”了,这是进阶版“你教我做菜,我教你做中餐”。小鹏拿到大众的投资后,双方架构技术合作逐步深入,现在要把“中国制造”的电气架构铺到大众的燃油、插电、纯电平台。从小鹏到大众,这根技术藤蔓蔓延到整个中国市场。谁还敢看不起“中国智造”?技术输出这条路,终于被中国车企踩出牙印。
尚界这边也不甘寂寞。短短几天内,1500家经销商报名,一批保时捷、沃尔沃、路特斯的4S店纷纷转投阵营。这是什么现象?当年豪华品牌还是“贵族俱乐部”,现在一夜之间成了“跳槽大军”。原因也不复杂,赚钱效应比豪华LOGO更有吸引力。上汽与华为联合打造尚界品牌,“双网服务”、鸿蒙智行等各种新名词让老牌经销商蠢蠢欲动。谁还在为豪华品牌执念?都奔着增长去,“转会”成了新常态。
说到华为,这家科技巨头在汽车圈抢了不少舞台。上汽通用五菱传出合作升级,宝骏品牌也可能采用华为Hi模式。现在车市拼的就是谁含“华量”高,看合作,拼生态。华为自主品牌、合作品牌如洪水猛兽,谁站队,谁分蛋糕,但五菱偏偏选了“低华量”模式,低调中藏着精明。避开激烈厮杀,抢下价格区间,未必不是高明之举。
广汽集团不甘落后,华望汽车城市招募计划正式启动,优先40个核心城市,主打“1+N”用户中心与体验中心双网布局。现在的车市很像一场抢人大战,“少商多店”原则无疑是疯狂扩张的前奏。2025年车市刚过半,各大厂商都焦虑销量。华为合作像施了魔法,老牌国企也要把脚步加快,别说内卷,连门票都快抢不到了。
但这出闹剧还没完。市场监管总局发布新规,强调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不得夸大辅助驾驶”,严禁把辅助系统吹成自动驾驶,防止消费者“当老司机”。这年头,营销不能随便忽悠,否则吹牛吹过头也是要被招回来的。于是,企业宣传要收敛,广告不能随便挂“自动驾驶”标签。谁还敢太激进?毕竟,安全底线才是最后一道防火墙。
财政部亮剑,贷款购车最高补贴3000元。这政策一出,光明正大地鼓励大家贷款买车。买车、保险、维修都可以贴息,还首次对个人消费贷款开绿灯。贴息比例1个百分点,直接降低三成融资成本。“真金白银”买车时代已经来了。购置税减免刚落地,转眼又进贴息新时代。国家就是这么豪爽,先补税,再补贷款,让大家有钱有车,“普惠”到底。
纵观本周,技术、渠道、政策三板斧轮番上阵。中国车市正处于“大变局”节点:技术“反攻”海外,渠道“洗牌”升级,政策“补贴”提速。各路新老玩家同场竞技,谁能站到最后?今天风头在手,明天赢家未定。一边是创新与合作,一边是监管与补贴,多元变量交汇,让车市成了最好看的连续剧。
最后,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浮现:在技术、营销、政策密集轰炸下,买车这件事到底变简单了,还是变得更复杂了?车企以小见大,每一步都关乎未来格局。而消费者在补贴、宣传、技术之间,被“教育”得越来越精明。车市这条路,终究不会无风无浪。但每一次巨变,都把中国汽车行业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下周会不会更精彩?拭目以待。
本文以传递社会正能量为核心,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联系我方进行修正或删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