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不想拥有一台四缸街跑?以前要么是超预算,要么是参数拉满却不实用,想找台 “日常能通勤、周末能跑山” 的车比找合适的停车位还难。直到春风 750SRS 上市,直接在 4.5 万价位把四缸动力、满配电控和日常实用性捏到了一起 —— 这事儿放在半年前,
先说说最核心的动力,这台发动机可不是光靠参数唬人。镀陶气缸让机器扛造还省机油,二阶平衡轴骑起来手不麻,长途跑个三百公里也不累,MIT 气门调校更是让声浪听着就带劲,不是那种吵得人头疼的 “破锣声”。再看硬数据:82kW 最大功率、80N・m 扭矩,零百加速 3.5 秒,这水平在同价位里能甩不少竞品半个车身。更实在的是冲压进气设计,160km/h 时速下还能多 2kW 功率,高速超车时不用慌慌张张等动力,给油就有底气,这不比单纯堆数字实用?
有人可能会问,动力这么强,新手能驾驭吗?这点春风想得挺周到。它没走 “赛道化” 的极端,动力输出调得特别线性,起步不窜,低速跟车也稳,就算是骑了一年的新手也不会觉得难控制。而且峰值扭矩在 9000rpm 才来,中段加速特别猛,市区超个车、山路出个弯,动力随叫随到,又不会像纯赛道车那样 “一给油就吓人”。
安全配置更是诚意满满,六轴 IMU 系统跟弯道 ABS、TCS 是绝配。下雨天过弯,不用怕刹车踩重了打滑;走砂石路,油门给大了 TCS 也能及时介入,相当于给骑行加了层 “安全网”。再加上 Brembo 刹车和 KYB 可调减震,刹车脚感特别线性,一踩就有不软脚,过减速带时减震能把颠簸滤得很干净,不会震得屁股疼。
日常用起来也省心,四种解锁方式 ——NFC、蓝牙、APP、密码,不用再到处摸钥匙,手里拎着东西也能轻松开车。电子油箱盖和座垫锁,按一下就能开,加油、拿头盔都方便。6.2 英寸的 TFT 仪表白天看得清,晚上不刺眼,续航、胎压、油耗这些信息一目了然,还支持 OTA 升级,以后想加个新功能不用跑 4S 店。自动大灯、弯道辅助灯这些小配置也很贴心,进隧道自动开灯,晚上过弯能照得更宽,细节处见真章。
外观设计也没落下,单摇臂加双侧四出排气,往路边一停就有回头率,关键是单摇臂换轮胎还方便,不用拆半天。定风翼不是装样子的,160km/h 时能提供 3kg 下压力,高速跑起来不发飘,安全感拉满。座高 805mm,再加上收窄的座垫,170cm 身高的人双脚能稳稳着地,女生扶车也不费劲。“半战斗” 的骑行姿态也舒服,手不用往前伸太多,腰也不酸,跑个两百公里长途也不会累。213kg 的整备质量看着不轻,但重心调得低,挪车、掉头都灵活,不会有 “扛着车走” 的笨重感。
再说说市场定位,它没跟竞品拼 “极致赛道性能”,而是盯着本田 CBR650R 这样的车型打差异化。比 CBR650R 便宜小两万,电控还更全;跟钱江赛 800、无极 RR660 比,KYB+Brembo + 六轴 IMU 的组合是独一份的优势。它瞄准的就是那些 “想要四缸情怀,又得兼顾日常用” 的成熟骑士 —— 不是天天泡赛道的专业玩家,而是朝九晚五上班,周末想骑车上山吹吹风的人,这样的定位抓得特别准。
其实春风 750SRS 最厉害的不是某一项参数最顶,而是把动力、配置、舒适性和价格平衡得特别好,就像 “水桶车”,没有明显短板。对春风来说,这台车是从 “中排量玩家” 往 “高端智能化” 走的关键一步;对整个市场来说,它相当于给国产中排量街跑定了个新标杆 —— 以后再想靠 “堆参数、减配置” 糊弄人,恐怕不好使了。
现在中排量街跑市场,有的车偏赛道,有的车偏实用,春风 750SRS 却做到了 “鱼和熊掌能兼得”。数据上看,它的电控配置比三年前的同价位车型多了 60%,骑行质感也拉近了跟合资车的距离。但对骑士来说,选车不只是看数字,更是选一种生活方式 —— 既能应对日常的柴米油盐,也能追逐远方的风。最后想问大家,要是你选 4.5 万级的街跑,会更看重四缸动力的爽感,还是满配电控的安全感?或者跟我一样,觉得 “两者都有” 才是真刚需?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