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国际汽摩配博览会(春季)
时间:2026年3月31日-4月2日
地点:义乌国际博览中心
报名参展:陆经理;前-*- l5l 中-*- 8826 后-*- 0l35(义乌汽配展)
2026年3月31日至4月2日,义乌国际博览中心将迎来一场全球汽摩配行业的盛会——义乌国际汽摩配博览会(春季)。作为亚洲规模最大、品类最全的专业展会之一,本届博览会预计吸引来自4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2500余家参展商,展出面积突破15万平方米,涵盖传统汽配、新能源技术、智能出行等全产业链创新成果。这场融合贸易对接、技术交流与行业趋势研判的国际化平台,正成为全球采购商洞悉中国制造升级的窗口。
### 传统汽配:智能化与轻量化引领技术革新
在汽车发动机与配套件展区,浙江某企业带来的模块化涡轮增压系统采用陶瓷基复合材料,重量减轻30%的同时耐高温性能提升至1400℃。来自德国的制动系统供应商展示的线控制动技术(BBW),通过电子信号取代传统液压传动,响应速度缩短至80毫秒,这一突破性技术已获欧洲多国新能源车企订单。底盘系统专区则呈现碳纤维传动轴与主动悬架系统的组合方案,某国内厂商的智能悬架可通过路面扫描实现毫秒级阻尼调节,有效提升复杂路况下的车身稳定性。
车身配件领域呈现鲜明跨界趋势:东莞某企业的自修复涂层材料能在阳光照射下自动修复细微划痕;而3D打印定制格栅服务可实现72小时内完成从设计到成品的全流程。仪器仪表板块中,AR-HUD(增强现实抬头显示)技术成为焦点,国内头部供应商推出的第三代产品将投影视野扩展至20°,并整合了实时导航与障碍物预警功能。
### 摩托车配件:电动化浪潮下的性能革命
摩托车发动机展区呈现"冰火两重天"景象:传统内燃机方面,意大利厂商展出的1200cc水冷V型双缸发动机采用可变气门正时技术,油耗降低12%;电动动力系统则迎来爆发,浙江企业研发的轴向磁通电机功率密度达8kW/kg,搭配固态电池模组可使巡航里程突破400公里。
传动系统创新体现在重庆某企业的智能离合系统,通过扭矩实时监测自动调节摩擦片压力,使换挡平顺性提升40%。行驶系统展台前,镁合金轮毂与智能胎压监测的组合方案吸引众多东南亚采购商驻足。值得关注的是,车联网技术已深度渗透摩托车领域,某展商推出的智能头盔整合了AR导航、语音控制及紧急呼叫功能,通过5G模块实现车际互联。
### 汽车用品:场景化解决方案成主流
车载电子展区呈现明显的智能化整合趋势。深圳企业推出的"座舱大脑"系统将空调、娱乐、驾驶模式等控制模块集成于单一芯片,算力提升至20TOPS。传统用品领域,石墨烯加热坐垫可实现3秒速热与分区温控,而采用纳米疏水技术的雨刷在实验室环境下保持6个月超长耐久性。
环保理念深刻改变产品设计:杭州厂商展出的植物基PU材质脚垫,其原料60%来源于甘蔗废渣;车载香氛系统则引入光催化分解技术,在散发香味的同时可分解车内甲醛。LED照明板块中,自适应矩阵大灯通过摄像头识别对向来车,自动调节照明区域避免眩光,这项技术已通过欧盟ECE最新认证标准。
### 新能源配件:800V高压平台与换电模式博弈
新能源汽车专区成为技术竞争主战场。宁德时代首次公开展示的麒麟5.0电池能量密度达350Wh/kg,支持10分钟快充至80%。精进电动推出的800V碳化硅电驱系统,将效率提升至97.5%,损耗降低40%。热管理系统方面,某企业的直冷式电池冷却技术使温差控制在±2℃以内,有效延长电池循环寿命。
充电基础设施领域呈现多元化发展:华为数字能源展示的600kW液冷超充桩可在5分钟内补充300公里续航;而杭州某企业的模块化换电站方案,单站日服务能力提升至300车次。氢能源配套区同样亮点纷呈,国产70MPa储氢瓶采用碳纤维全缠绕工艺,重量较上代产品减轻15%,已获商用车企批量订单。
在这场融合传统与创新的行业盛会上,从微小的橡胶密封件到庞大的换电设备,中国制造的全产业链优势得到立体呈现。随着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技术的快速渗透,义乌国际汽摩配博览会不仅见证着产业变革的脉搏,更成为全球供需两侧精准对接的核心枢纽。未来三天,这里将持续释放中国汽摩配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信号。
报名参展:陆经理;前-*- l5l 中-*- 8826 后-*- 0l35(义乌汽配展)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