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汽车品牌的销量排名,真是让我吃了一惊!
以前在国内市场相当受欢迎的凯迪拉克、沃尔沃、雷克萨斯这些二线高端品牌,如今竟然集体“失速”,销量下滑得非常明显,说它们整体表现都不太理想,真的不是夸大。
就拿凯迪拉克来讲,前几年还能靠着“降价冲销量”维持每月两万多台的成绩,现在呢?像CT5、XT5这样的热门车型,单月卖出1万辆都很困难,有些时候甚至只能靠大力促销来勉强撑场面。
沃尔沃的情况更不乐观,XC60曾经是中高端SUV里的热门选择,现在月销量常常只有三四千台,S90更是被宝马5系和奔驰E级远远甩在后面。
再说雷克萨斯,以前不仅要加价还得排队等车,现在别说加价,不少车型反而有两三万优惠,可即便是ES系列,销量也明显下滑,再也找不回当年“进口高端典范”的那种气势。
而反过来看国产新能源车,那发展劲头简直像是按了加速键一样停不下来。
比如比亚迪汉、小鹏P7这些车型,随便挑一款出来,月销过万都很平常,特斯拉的Model 3和Model Y就更不用提了,一直稳稳排在新能源榜单的前面。
更重要的是,国产新能源不仅卖得好,还把“豪华”这个概念玩出了新花样——你说二线豪华品牌有真皮座椅?国产新能源直接配上Nappa真皮和座椅按摩;你说你有中控大屏?人家直接给你三联屏,还带车载冰箱;你强调安全?国产新能源把主动刹车、自动泊车都配齐,连激光雷达在中高配车型上也成了标配。
更让传统品牌紧张的是,连BBA这样的豪华品牌都有点坐不住了,奔驰EQE、宝马i3都开始降价来吸引顾客,而这些二线豪华品牌呢,感觉还是不紧不慢地“端着”。
就拿沃尔沃XC60来说,入门款定价接近40万,就算优惠之后也要30多万,可这个价位如果选国产新能源,比如问界M5,不仅有鸿蒙智能座舱、高级辅助驾驶,还能上绿牌、省购置税,油耗比XC60低一半,你说消费者还有什么理由非要选二线豪华呢?
说到底,如今的中国汽车市场,真的还那么需要二线豪华品牌吗?说实话,除了“我开的是一台豪华品牌”这点心理安慰,实际需求上真的不那么强烈了。
十年前,大家选择二线豪华,主要是想少花点钱,也能感受到“豪华”的氛围——比如花30多万买一辆凯迪拉克XT5,比宝马X3便宜差不多十万,心里还能觉得“买的也是豪华SUV”。
可现在呢?30多万的预算,可以选比亚迪唐EV,续航超过600公里,车内空间比XT5还要宽敞;也可以选极氪001,猎装造型加上空气悬架,操控感比很多二线豪华轿车还好。
更重要的是,国产新能源把大家对“豪华”的理解给刷新了。
以前二线豪华品牌靠真皮材质、木纹装饰来营造档次,现在消费者更看重智能座舱、高阶辅助驾驶、长续航这些实际能力。
你雷克萨斯ES还在用很多年前的车机系统,国产新能源早就用上了8155芯片,语音控制反应迅速,多屏切换也不卡顿;
你沃尔沃XC60还在主打“安全牌”,国产新能源直接亮出电池安全和车身刚性的实测数据,主动安全功能甚至比你还多几项。
再加上,现在买车的主要人群是年轻人,他们一般不太认所谓的“情怀”。
你跟他们说“凯迪拉克代表美式豪华”“雷克萨斯工艺很细致”,他们可能更想问:“这车能连手机热点吗?带自动泊车吗?冬天实际续航会减少多少?”
这些问题,二线豪华品牌确实很难给出让人满意的回答。毕竟对年轻人来说,车不只是用来“撑面子”的,更要好用、好开,性价比也得高,而这些方面恰恰是国产新能源的优势,反倒是二线豪华品牌的弱项。
以前常听人说“选二线豪华是进入高端品牌的入门方式”,但现在国产新能源用实际销量说明,中国市场已经不再需要这种“退而求其次”的选择了。
除了少数人还坚持“非豪华品牌不买”的想法,大多数人在选车的时候,可能早就把二线豪华从考虑名单里移除了。
毕竟花同样的钱,能买到配置更全、体验更舒服的国产新能源,谁还会为那种有点遥远的“豪华情结”额外花钱呢?
说真的,现在打算买车的人,还有多少会认真考虑凯迪拉克、沃尔沃这类二线豪华品牌?中国的汽车市场,是不是真的已经不太需要它们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