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巨头财报齐降,日本车企转型阵痛加剧
上周在修理厂等保养的时候,电视里正播着财经新闻,说丰田、本田、日产的第一财季数据出来了。我一边看师傅拆空滤,一边听到那几个数字——丰田营收涨了3.5%,但利润掉得厉害,净利润只剩八千多亿日元,比去年同期少了三成多。那画面有点像你工资涨了一点,可房贷利息翻倍的感觉。
本田和日产就更直接,是营收和利润一起往下走。本田卖出去了5.34万亿日元,比去年少一点点,但营业利润几乎砍半;日产更惨,不仅收入跌近一成,还亏了1157亿日元,这已经是连续四个季度亏钱。想起隔壁老李,他那台老天籁换刹车盘时还感叹:“这牌子以前稳得很,现在咋搞成这样。”
新闻里说原因之一是美国关税。今年4月,美国突然对日本出口汽车加到25%的税,那成本蹭蹭地上去了。虽然7月谈下来降到15%,可跟原来的2.5%比还是高得吓人。据说光丰田一个季度就因此少赚4500亿日元,本田也被削掉1250亿。这事儿我在群里提过,有人回我:“这相当于你去菜市场买鱼,老板突然要收你切鱼费。”
不过关税只是外因,中国市场的变化才是真刀真枪地考验它们。新能源车一路狂飙,而日系三家反应慢半拍,燃油车销量下滑明显。在乘联会的数据里,今年1-7月它们在中国零售份额只有12.3%,比去年的13.7%低了一截。本田卖出36万辆,同比少了两成多;日产33万多辆,也跌了一成多。我前段时间试过朋友新买的电动车,对比我爸那台雅阁混动,高速超车时动力差距太直观了,而且智能化功能也不是一个时代的东西。
为了追赶,丰田今年年初让雷克萨斯在上海独资建纯电工厂,说是2027年投产;日产推N6、N7两款电动车,其中N7四月底上市,据说合资纯电轿市面表现不错。有意思的是,我认识的一位出租司机换了辆N7,他说后备箱开口大方便拉行李,就是快充桩找起来还不太顺手。本田则推出S7、P7,但价格没优势,加上语音控制反应慢,被不少年轻用户吐槽“像跟老人聊天”。
至于日产,为自救打算裁全球15%的员工,把产能砍近30%,制造基地从17个减到10个,还要把零件种类减少七成都不到,用他们内部的话就是“别再造那么复杂”。之前帮朋友订配件时就遇到过缺货,要等一个半月,这次如果供应链重组顺利,也许能好些吧。他们还计划把车型开发周期缩短,不然新能源领域一年都能迭代好几次,你慢一步可能连展厅位置都保不住。
想起前年冬天,我开着卡罗拉跑长途,在国道服务区碰见一位开十几年老凯美瑞的大叔。他喝着热豆浆笑说,“这些日本车啊,当年省心耐用,现在要学会玩新花样才行。”如今看这些财报,再想起他的表情,就觉得话挺中肯——技术底子还在,只是路该怎么走,下半年或许会有更多故事发生吧。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