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圈里有个事儿挺有意思,值得咱们普通人聊一聊。
美国汽车巨头通用汽车,前几年跟打了鸡血似的,拼命往一个叫Cruise的项目里砸钱,说要搞全自动的无人驾驶出租车,那架势好像明天我们出门打车,来的就是一辆方向盘自己转的空车。
可没过多久,这个宏伟的计划就跟漏了气的皮球一样,蔫了。
现在,通用突然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宣布要请回上千名之前从Cruise项目离开的技术骨干,让他们掉过头来,踏踏实实地为我们普通人开的私家车研发高级辅助驾驶功能。
这操作让人有点看不懂,通用这是承认自己当初走错路了吗?
这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要说清楚这件事,咱们得先从那个曾经被捧上天的Cruise说起。
通用在2016年花了重金收购了这家初创公司,目标非常远大,就是想跳过中间阶段,直接实现L4甚至L5级别的完全自动驾驶,用无人车队彻底改变我们的出行方式。
在最风光的时候,Cruise确实在美国旧金山搞得有声有色,车队在路上跑,甚至还短暂地开始了收费运营,让人们真的体验了一把科幻电影里的场景。
但这种风光的背后,是普通人难以想象的烧钱速度。
根据公开的财报,Cruise在停运前,一个季度就能亏掉超过5亿美元,一年下来就是二十多亿美元白花花的银子打了水漂。
这么个烧钱法,就算是通用这样的家底,也扛不住啊。
如果只是花钱多,那咬咬牙或许还能撑下去,但关键是技术和安全上出了大问题,这才是致命的。
2023年10月发生的一起事故,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当时,一辆Cruise的无人车在旧金山街头撞倒了一位行人,这本身已经很严重了,但更可怕的是,车辆在撞人后并没有立即停下,而是执行了一个“靠边停车”的程序,结果拖着被卷入车底的伤者,在地上硬生生滑行了6米多。
这件事一曝光,舆论瞬间爆炸,人们对无人驾驶的信任感降到了冰点。
大家都在问,一个连最基本的“撞人后必须立即停车”这种常识都无法判断的系统,怎么敢让它在复杂的城市里运送乘客?
这起事故直接导致了监管部门的重拳出击,Cruise的运营牌照被吊销,所有测试车辆被勒令离开公共道路,公司内部也经历了剧烈的人事动荡。
至此,通用那个一步到位的“无人出租车”美梦,算是彻底破碎了。
事实证明,这项技术离真正成熟、安全、可靠还差得太远。
就在通用焦头烂额的时候,一位关键人物登场了,他叫斯特林·安德森,是通用新任命的首席产品官。
这位先生可不是一般人,他的履历非常亮眼。
在加入通用之前,他是自动驾驶卡车公司Aurora的联合创始人,更早之前,他还是特斯拉的核心高管,亲身参与了Model X车型的研发,并且是那个带领团队把Autopilot辅助驾驶系统从概念变成现实的关键负责人。
这就很有意思了。
一个在特斯拉摸爬滚打过,最懂怎么把智能驾驶功能装到量产车上,让普通消费者愿意掏钱买单,并且还能通过用户数据不断升级系统的人,现在来到了通用。
他带来的思路,自然和之前搞Cruise的那帮人完全不同。
安德森的想法很务实:别总盯着那些遥不可及的完全无人驾驶了,咱们能不能先把眼前的路走好,把我们卖给消费者的车上的辅助驾驶功能做好,让大家在高速上、在城市里开车能更轻松、更安全?
这套打法,听起来是不是特别熟悉?
没错,这正是很多中国汽车品牌一直在坚持的路线。
于是,安德森上任后,很快就推动了这次战略大调整。
召回那大约一千名Cruise的前员工,就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决定。
虽然Cruise的商业模式失败了,但那些工程师们在旧金山那种堪称“地狱难度”的城市路况下,积累了海量的技术经验,比如怎么识别复杂的红绿灯、怎么应对突然窜出的行人和电单车、怎么在拥堵路段进行规划决策等等。
这些都是用无数金钱和时间换来的宝贵财富。
现在,把这些顶尖的技术经验“降维”用到我们普通乘用车的辅助驾驶系统上,比如通用的Super Cruise系统,那效果肯定会大大提升。
这既能快速补强通用在辅助驾驶领域的技术短板,又避免了核心人才的流失,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所以,通用这次的转变,可以看作是从一个不切实际的“空中楼阁”回到了坚实的地面。
他们不再幻想着用一个完美的无人车队去颠覆世界,而是选择了一条更现实的道路:把每一辆卖出去的凯迪拉克、别克、雪佛兰都打造成一个智能终端,通过L2+或者L3级别的辅助驾驶,先让车主们享受到技术进步带来的红利。
说到这里,我们国内的很多车主可能会觉得,通用这套新玩法,我们早就见怪不怪了。
无论是华为的ADS系统,还是小鹏的XNGP、理想的NOA,走的都是这条路。
当通用还在为几百辆无人出租车的运营和安全问题头疼时,我们中国的车企已经把搭载了高级辅助驾驶系统的几十万辆车交到了用户手中。
这些车每天行驶在中国复杂的道路上,就像无数个移动的探头,源源不断地收集着真实的路况数据,帮助后台的算法以惊人的速度学习和进步。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感觉国产车的智能驾驶功能迭代特别快,越来越好用的原因。
它们走的是一条依靠海量用户和数据驱动的进化之路。
从这个角度看,通用汽车这次的战略调整,虽然对它自己来说是一次重要的“纠错”,但放眼全球,更像是一次“补课”,是在学习和靠近已经被中国市场证明是更有效的发展模式。
这也从侧面说明,在智能汽车这个全新的赛道上,光有宏大的梦想和雄厚的资本是不够的,关键在于要找到一条能够持续迭代、能够快速响应用户需求、能够将技术稳步落地到产品上的正确路径。
通用把Cruise的精英请回来搞辅助驾驶,正是对这一现实的清醒认识。
这场关于未来出行的竞赛,已经从最初的百米冲刺,进入了考验耐力和智慧的马拉松阶段,谁能更好地服务于当下的用户,谁才能赢得最终的未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