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庆假期,我偷偷算了下自己的钛7油耗。这次出行总共开了大概1800公里,算上高速跟市区,速度一快一慢,油耗数据还挺直观。全程用油129.4升,这样算下来,百公里油耗就是7.06升。说实话,当时心里还挺满意的,毕竟这车还挺大一方方的,典型的方正造型,那重量拉下去油耗还挺能打。
自己平时工作忙到项目尽头都惯用油车。这个7.06升挺让人惊喜的。比同级别的车,比如某些品牌的合资紧凑级SUV,油耗都高出不少,普遍在8升左右,甚至9升,但钛7能做到这个水平,我觉得挺不错。是不是与比亚迪在混动技术上的优势有关?我也不盯技术细节,主要觉得省油的感受是真实的。
我那天还顺便跟朋友唠嗑,他还是觉得油耗差那么几毛钱没必要太算。他说:你这油耗挺可以的,比我这老哥们那摩托车还省点。呵呵,日常油耗惯了大概在7升多点,偶尔高速跑两小时,感觉油耗还能更低。
真的要说嘛,油耗多少除了技术外,也跟驾驶惯和路况有关。比方说,我知道有朋友平时开车节奏特别快,油门一踩到底,那油耗当然就高了。而我偏爱平稳点,尤其是高速上,基本都是巡航,心里默默算着:一箱油跑个七八百公里还是挺实际的。
对了,我之前翻了下笔记(这个惯,开车多查点资料比较靠谱),发现官方标榜油耗其实和实际差别很大。我估算的这个数据,是我自己平时用车的感觉。对比同价位、同级别的车型,油耗差异还挺明显。有的车型,跑高速能到6升以内,但市区就得靠边。钛7在这方面表现还不错,压缩了油耗波动。
我在考虑,买车时是不是可以靠谱点,别太被宣传骗。比亚迪搞混动,出发点是省油,但市场上也不乏混动变成伪概念的例子。有朋友说:混动不就是靠电吗?那油耗能低到哪去?我觉得这倒不是全错,混动技术能减轻油箱压力,最重要的还靠系统调校。钛7的油耗表现让我觉得,比起去年买的某国产SUV,技术差别还是挺大的。
说到这里,我其实自问自答:这车油耗表现是不是适得其所?毕竟,它能静静跑高速,还能在城里转悠,满足大部分日常需求。其实我也猜测,未来可能会降个两万。如果价格再优惠一点,可能会催生出更多油耗控制玩家。你们觉得呢?这车的竞争力究竟在哪里?我又在担心,别的品牌靠油耗打价格战,要不要考虑变道买个别的。
对了,那个昨晚我跟修理工聊的,他还说:这车油耗确实可以,就是感觉有点小重。我点了点头,心想,他维修过的车也不少,知道一些坑。实际上,油耗和车重是挂钩的,钛7的车身材质挺厚实,虽然不用钢铁,整车重量还是比想象中大,可能也影响油耗吧。别的车的实际油耗还会受到空气阻力、轮胎压力甚至行驶路况的一些影响。
再说点小玩笑:买车光看油耗,没啥用。你不觉得开车,那叫享受吗?虽然油耗在前面占一大部分,但我其实更在意驾驶感和舒适度。有一次,朋友问我:你开这么大一辆车,操控咋样?我笑着说:还行吧,不过也没试过激烈操控。你知道的,这车主要是家用,除了偶尔出去野,基本上就追求稳定耐用。
我一直没搞明白,为什么有的车主能这么吹油耗,说3个油不到,那状态我跟不上的。是不是我开的油路程序不一样?或者他们的测数据是另一套标准?我猜测(不确定)可能是那种欢乐表,一开车就一脸微笑,油耗也在司机心里变得美好。
【这段先按下不表】,说到混动车,咱们先不提技术复杂的,重点得看能不能落在实实在在的省油上。毕竟,这才是我们用车的终极逻辑嘛。
再评论一句:你说,未来的到底会不会涨得让人崩溃?还是会稳定几分?我每次在加油站站着,脑袋里都在算:百公里油费,大概是7块钱左右(粗略心算),如果涨到8块,那我这油费是不是也要跟着飙升?这一点,我真没细想过。
这次这次用油表现让我心里暗暗觉得:比亚迪的混动还是真可以。你们会考虑换车,还是觉得这已经够用了?还会不会让我们变成油耗盲?
——到底是能撑得住,还是技术能压倒一切?或者,只是个看心情的事。其实我更关心,那些千百公里外的路上,不知什么时候能遇到一台特别的车或人,和你聊聊:开着油耗低的车,值不值?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