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海狮06充电太磨人,原车充电器等了41小时才满让人疑惑这是慢充秀还是销售在忽悠

比亚迪海狮06充电太磨人,原车充电器等了41小时才满让人疑惑这是慢充秀还是销售在忽悠

哎呀妈呀,比亚迪海狮06充电也太能磨人了吧!我今天刚提车,心情还挺激动的,迫不及待地想试试家里原车配的充电器充电。结果一插上电,系统提示还剩28%的电量,要充到满得需要41小时10分钟……你说这是啥情况?我心里一下就堵得慌。问了销售,他还一本正经地告诉我:没事,这就是原车充电慢的问题,装上专用充电桩就快了。我当时就有点懵。

比亚迪海狮06充电太磨人,原车充电器等了41小时才满让人疑惑这是慢充秀还是销售在忽悠-有驾

我又顺口问:那你们有没有用过别的海狮06车主充电的经验?他笑着说:不同的充电方式差别挺大的。用公共快充,一小时左右就能充满,几乎不磨人,但用原装家用充电器确实有些慢。这话倒也不假。我刚才翻了下笔记——据我估算,普通家用1.5kw的充电器,充满从20%左右到满,大概得26-30小时,那还是在电池状态较好的情况下。更别说,海狮的电池容量大概有80kWh,折算下来,这样的慢充费时费力,就是磨你耐心。

一想起之前邻居用比亚迪驱逐舰05也是家用充电,晚上拖着充了一夜,第二天早上就是满的。那车我记得买价跟海狮差不多,标配的充电器也就是3.3kW左右。差得远了!难怪那时候我心里差点觉得海狮要慢动作充电秀一把。问自己:是不是刚提车就陷入慢充死循环?还是我没搞清楚新车的充电策略?

比亚迪海狮06充电太磨人,原车充电器等了41小时才满让人疑惑这是慢充秀还是销售在忽悠-有驾

说到充电策略,我不得不提一下段子。销售说:用充电桩快充,几小时就行。我心里暗想:这话听着挺官方,也挺现实,毕竟快充确实快。那个41小时,真的是漫长的体验。你知道的,家用充电,省成本、省心,但时间拉得长,磨得人心。想想我家附近的公共充电站,很多布局都不是很合理,离家还得走一段。住市区的小房子,没有专门车位,到底是不是每个车主都能装个7kw充电桩?这才是真问题。

我还碰到个细节,今天早上还跟朋友抱怨:这个充电时间,有点太不靠谱了吧。朋友一边笑着,一边说:你要怀疑是不是有隐藏的东西在里面。充电器本身质量不行,或者系统设置故意限制充电速度。这话我觉得也挺有道理——毕竟,充电速度除了硬件,还有软件调控,厂家为了保护电池,可能会故意限制速度。或者,前几天我在维修改装店,工作人员提醒我:别用太慢的充电器,一般家用的1.5kw,电池充得慢,但省电,安全。我心里又疑惑:这是卖我充电器的套路?还是事实?

这里我想扯个题外话:你有没有注意过,很多新车都标配慢充或家庭充电模式?其实是为了节能、安全,兼顾用户日常使用。也就是说,厂家不可能让你一夜之间把80kWh的电池从20%充到100%,那电费得怎么算?我估算了一下,按0.6元每度电算,充满大概要花费48元左右。如果每天都充,差不多一个月就得1200多块。想想都觉得磨人。

比亚迪海狮06充电太磨人,原车充电器等了41小时才满让人疑惑这是慢充秀还是销售在忽悠-有驾

细想起来,除了时间问题,也有你我对快充的期待。很多人觉得,家里慢充太折腾,总想着搞个高速充电。但市场上,真正高档的快充设备需要买单——商用快充桩可能要几万甚至十几万,安装也要费周章。反倒那种随车配的1.5kw充电器,像我这种普通家庭,根本用不上。你说,这算不算个折中折腾的怪圈?

对了,我还记得去年有人跟我说:海狮06家用充电器特别慢,是因为设计上没有考虑到快速充电的需求。我想:嗯,也许,真是厂家节省成本的策略——省在了充电设备上?还是刻意保留差异化,给高端充电桩留空间?

这样一比较,也让我意识到:车辆的慢,未必都在技术上。有时候,是商业策略的慢——节省成本,让你用更贵的快充,甚至让你不得不依赖他们的充电解决方案。

比亚迪海狮06充电太磨人,原车充电器等了41小时才满让人疑惑这是慢充秀还是销售在忽悠-有驾

我还真没细想过,这种慢是不是还隐藏着别的玄机?厂家故意设置,让用户在家充的时间越长,越需要用到他们的快充服务,从而实现盈利。你说这是猜测,还是合理?

嗯,我还想问:你们家的充电体验怎么样?是不是也觉得家用慢充真是个慢动作炫技秀,还是我太敏感?其实我更羡慕隔壁的邻居,睡觉充满,醒来看车满的节奏。可是现实中,谁还能做到那点?还在想,下一次充电,是不是得换个快点的充电器?或者,直接装个充电桩,真正解决这个等柴火的问题?那个电费,吃不消吧……

比亚迪海狮06充电太磨人,原车充电器等了41小时才满让人疑惑这是慢充秀还是销售在忽悠-有驾

或者,真应该考虑,把自己的充电烦恼搁一边。毕竟,满电的日子总会来的,只是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到。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