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刷到一条新闻,我直接“上头”了——小鹏汽车9月交付量干到了41,581台!单月破4万,这可不是小数目,简直是把油门踩到底的节奏。 要知道,去年这时候它才卖两万多台,现在直接翻倍还多,同比增长95%,环比也涨了10%。更吓人的是,今年前9个月加起来已经卖了31万多台,同比暴涨218%。什么概念?就是每分钟都在交车,生产线怕是连喘口气的时间都没有。
你可能会问:“小鹏这是突然开挂了?” 其实不然,这背后是产品线全面支棱起来的结果。从A级轿车到中大型轿跑,再到SUV和MPV,小鹏现在是全线开花。而且不光自己猛,还带着环保一起飞——今年减碳超490万吨,相当于种了八千多万棵树。这不是画大饼,是实打实的数据。今天咱就来聊聊,为什么越来越多普通人开始认真考虑把小鹏当成家里的第一辆车?
先说最出圈的那款——MONA M03。这车一出来就有人说:“小鹏这是要抢比亚迪秦的饭碗啊!” 价格杀进15万以内,9月交付破万,三个月累计卖了18万多台,直接刷新A级纯电轿车纪录。它的风阻系数低得离谱,只有0.194,比很多百万豪车还溜,这就意味着高速更省电、更安静。外观走的是极简科技风,没有多余线条,但一眼就能认出来是小鹏味儿。内饰也没抠搜,标配高通骁龙8155芯片,车机流畅得像手机,语音助手反应快、能打断,日常用真香。关键是续航扎实,CLTC标600km,实际跑个500km轻轻松松。你说它是“买菜车”?错,它是“出片利器”,停哪儿都被人拍照的那种。
再看全新小鹏P7,这可是老将换新颜。9月第1万台下线,新产线下线速度直接干到40JPH,效率顶呱呱。P7+现在已经是15-20万价位的销冠王,连续十个月霸榜。为啥这么稳?因为它既保留了老P7那种轿跑的姿态和驾驶质感,又把智能化这块彻底升级。全系标配L2级辅助驾驶,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自动泊车全都安排上,跑高速再也不用手一直扶方向盘。底盘调校也够意思,过弯稳,滤震舒服,不像某些车要么太硬要么飘。动力系统选择多,后驱和四驱都有,百公里加速最快能做到4秒级,妥妥的“驾驶玩具”。以前有人说P7小众?现在销量打脸了吧。
还有最近热度很高的小鹏G7,虽然上市时间不长,但累计交付已经破1.5万台。特别是G7 Ultra,刚完成首次OTA,就把全场景VLA(视觉语言模型) 给搬上车了。啥意思?就是车能“看懂”周围环境,比如你能说“前面那个穿红衣服的人旁边有辆自行车”,它真能识别并提醒你。这已经不是传统辅助驾驶了,更像是有个AI副驾在帮你观察路况。空间方面也是床车水准,后排能放平,长途自驾躺下休息没问题。加上座椅加热通风、香氛系统这些舒适性配置,家用完全够格。
当然,不能忘了小鹏G6和G9这两员海外大将。G6在瑞士、奥地利上市后口碑炸裂,欧洲人对它的操控性和三电技术赞不绝口。毕竟这车底盘低重心设计,过弯侧倾控制得好,加上动态稳定控制系统调校到位,开起来有德系车的扎实感。而G9作为旗舰SUV,不仅空间大、隔音好,还支持800V高压快充,充电5分钟能跑200公里,彻底告别里程焦虑。这两款车能在欧洲站住脚,说明小鹏的技术真不是在国内“自嗨”。
最后还得提一句小鹏X9,这台MPV今年4月上市后一路高歌,在中国香港和泰国直接拿下纯电MPV销量冠军。谁说国产MPV不行?X9二排航空座椅带腿托、按摩、加热,第三排也不憋屈,全家出行不将就。电动侧滑门、冰箱彩电大屏这些配置一个不少,简直就是移动的客厅。国庆期间小鹏还给车主免了4100多座高速充电站服务费,这波操作太贴心了,谁用谁知道。
横向对比一下,你会发现小鹏的优势越来越明显。比起特斯拉Model 3,小鹏P7+配置更丰富,空间更大,车机体验也更符合国人习惯;跟比亚迪汉EV比,小鹏的智驾系统更成熟,尤其是城市NGP已经能在复杂路口自动变道、掉头;再看蔚来ET5T,虽然品牌调性高,但价格贵了一截,小鹏G7则用更低门槛提供了接近的体验。说白了,小鹏现在走的是“高配低价+智能领先”的路子,每一拳都打在消费者的痛点上。
有意思的是,以前有人觉得小鹏是“车界网红”,靠营销出圈。但现在看,人家早就从网红进化成实力派了。产品力在线,产能跟得上,服务也到位,甚至开始反向输出到海外市场。曾经那些质疑声,现在都被销量数据啪啪打脸。更别说二手车市场了,听说有些早期车主看到新款降价都气得蹦起来,但转念一想,品牌越做越大,保值率说不定还能稳住,也算天塌了又撑回来。
所以你看,小鹏这一轮爆发不是偶然。它把智能化真正做成了标配,而不是选装包;把用户体验放在第一位,而不是只堆参数。 无论是追求性价比的年轻人,还是注重品质的家庭用户,都能在它的产品矩阵里找到合适的那一款。
这样的小鹏,你还只是远远看着吗?
你会考虑把这样一台“真香”车开回家吗?
面对这么多选择,你又会怎么选?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