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其他中国车企还在国内疯狂内卷,并杀得腥风血雨时,王传福早已带领比亚迪调转枪口,扬帆出海进军海外市场。
即便是极度排外的日本汽车市场,比亚迪也毫不畏惧的强势杀入,并发布特供车。这一次,日系车真的感受到阵阵凉意。
1. 比亚迪的特供车
众所周知,以前德系车、日系车、美系车在中国卖车时,往往都会针对国内实际情况推出特供车。
如今在国内,中国车企乘着新能源汽车的时代东风,已然打败合资和外资车,掌握了车市绝对的主导权。
不仅如此,我国最大车企比亚迪,更是强势杀向海外,例如日本市场,而且推出相关特供车。
近日的东京车展上,作为唯一参展的中国品牌,比亚迪正式发布了为日本市场量身定制的K-EV BYD RACCO。
比亚迪RACCO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汽车品牌,首次杀入日本特有的K-Car市场。
K-Car是日本独有的微型车品类,在政策优惠的推动下,以及完美适配日本狭窄的城市道路与短途通勤需求的优势下,占据日本汽车市场近四成份额。
日本这个细分市场,基本上都是本土品牌,例如铃木、本田、日产、丰田等。而且,目前以燃油K-Car为主,纯电K-Car产品比较少。
比亚迪RACCO就是一款纯电K-Car,有望复制国内新能源车逐渐取代传统燃油车的路径。
2. 日系车倍感威胁
比亚迪RACCO采用了类似日本本土K-Car的设计风格,方盒子造型叠加封闭式前格栅,整体外形Q萌时尚。
内饰采用了国内新能源车主流的液晶仪表,以及悬浮式中控屏布局。
搭载20度电池组,WLTC续航里程约为180公里;支持100kw的直流快充,配备热泵空调系统。
与日产Sakura、三菱ek X EV等竞品相比,比亚迪RACCO在价格、充电速度、配置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
对于比亚迪RACCO,日本本土车企们倍感威胁。
日本K-Car市场的霸主——铃木汽车的社长铃木俊宏,直言对比亚迪的担忧:“新的竞争即将开始,我认为比亚迪是一个巨大的威胁。不过,在EV销售中不应进行价格竞争……”
此前,已经有包括日本最大出版社日经BP社在内的诸多日本机构,拆解分析过比亚迪电动车。
他们一致认为,比亚迪在成本控制方面拥有日本车企难以企及的优势。这一点,正是铃木社长所担忧“价格竞争”的原因所在。
3. 王传福掉转枪口
日本汽车销售协会联合会的数据显示,2024年日本K-Car全年销量为155.7万辆,其在占日本汽车总销量的占比高达36.8%。
年销规模一两百万的市场,对比亚迪来说极具吸引力。虽然比亚迪是一个外来者,但是已经让铃木等日产汽车感受到威胁。
而且,2024年,日本纯电动K-Car销量仅占1.2%,约1.87万辆,潜力巨大。
此外,日本政府正在以购车补贴、建立公共充电桩等形式,推动电动化。比亚迪此时推出RACCO,算是赶上了好时候。
相较于日本车企,比亚迪有两个优势。
第一,比亚迪在电动化和智能化方面领先。作为全球唯一同时掌握核心三电技术的车企,比亚迪在电池、电机和电控等方面拥有自己的杀手锏,例如独步天下的刀片电池。
第二,比亚迪通过垂直整合模式,早已构建起全产业链的完美闭环。
这使得比亚迪可以极具竞争力的成本优势,快速地跟进市场针对性设计本土化新车型,并凭借强悍的产能实现快速量产交付。
当然,日本汽车市场一直比较封闭,日本消费者对本土品牌忠诚度很高,对中国制造抱有一定怀疑态度。
比亚迪在日本汽车市场,必将面临重重挑战。但对比亚迪来说,这块硬骨头必须要啃,因为这是其全球化的必经之路。
只在窝里横,而不敢扬帆出海,这并非王传福和比亚迪的追求。
打败合资车和外国车,稳居国内销冠和全球新能源销冠之后,比亚迪身上肩负着更重要的任务,就是把中国汽车卖到全世界。王传福调转枪口,将最大火力从国内转向海外。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