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油车疯狂降价 消费者却步 市场陷怪圈
2025年的车市。疯了。曾经高高在上的燃油车。如今正在上演一场惨烈的“价格跳水”。奔驰A级优惠12万多。直接探底13万元区间。这可不是普通品牌。这是奔驰。捷豹XEL更是夸张。降幅高达52%。相当于打了对折。十六万多就能开走。主流合资车同样杀红了眼。轩逸、卡罗拉、思域这些热门家轿。动不动就是四万多优惠。伊兰特、威朗降幅突破40%。丰田卡罗拉起售价已彻底跌破8万。本田思域终端让利接近30%。B级车也未能幸免。雅阁优惠6.8万。奥迪A4L狂降14.83万。这背后。是新能源车渗透率已达44.3%的残酷挤压。燃油车不得不拼命甩卖。
但消费者呢?他们反而更犹豫了。更不敢买了。降得越狠。心里越没底。一种“四不买”心态正在蔓延:不是历史最低价——不买。看不到止跌信号——不买。怕刚提车就“背刺”——不买。怀疑降本减配——不买。降价的诱惑很大。但恐慌更大。
这种恐慌其来有自。你永远不知道底在哪里。今天降六万。明天可能降七万。早上提车。下午可能就成“韭菜”。经销商的话术都变了:“现在不买。过两个月说不定还得降。”这听起来像促销。但此刻更像一句大实话。信任。正在这场价格混战中快速流失。
车企也苦不堪言。行业利润率已跌至4.8%。再降下去谁都活不了。这已不是竞争。而是近乎自残。价格战打到最后没有赢家。最终损害的是整个行业的创新能力和健康生态。幸好。八月起。国家发改委明确整治“内卷式”恶性竞争。奔驰、宝马、大众等先后退出“每周调价”模式。终端优惠开始回收3%-5%。有意思的是。部分门店订单反而回升了10%-15%。这印证了最简单的市场心理——买涨不买跌。一个稳定的价格预期。远比一时疯狂降价更重要。
市场的未来在哪里?不再是无限度的低价厮杀。而是品质、服务与诚意的较量。乘联会预测2026年乘用车零售增速将回升至6%。但依靠的绝不是继续降价。20-30万元区间将成“品质红海”。智能座舱、高阶智驾、800V高压平台将成标配。女性与下沉市场会接棒成为新增长点。她们更关注服务与体验。而非绝对低价。
2025年冬天的这场燃油车价格雪崩。或许会被记住。它不仅是一次疯狂的促销。更是一次深刻的市场教育。它让车企明白。让消费者信任的。从来不是最低的价格。而是稳定的价值。可靠的品质。和看得见的诚意。
理性回归。或许正在开始。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