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份关于华为与五菱电驱系统的实拍技术资料引发行业关注。
这份编号为NO.153的技术文档,全面展示了当前国内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的核心进展,尤其聚焦于华为DriveONE三合一电驱与五菱系列电动桥总成的技术细节,揭示了中国在电驱动领域的深度布局与创新突破。
华为的DriveONE三合一电驱动系统无疑是本次披露的最大亮点之一。
该系统最大输出功率高达405kW,峰值扭矩达820Nm,助力搭载该系统的华为智选SF5实现百公里加速4.68秒,0到50公里加速仅需1.99秒,性能表现堪称顶级。
其核心技术在于高度集成化设计——将电机、MCU(微控制单元)、减速器、DCDC、OBC(车载充电机)、PDU(电源分配单元)以及BCU(电池控制单元)七大关键部件融为一体,实现机械与功率部件的深度融合。
这种“多合一”设计不仅显著缩小了Z向空间220mm,节省整车布置空间,还简化了管线与支架布局,开发周期缩短50%,整车开发成本降低超千万元。
此外,系统支持800V高压平台,体积缩小20%,重量减轻15%,并融合AI云端管理,带来更智能、高效、可靠的驾驶体验。
与此同时,五菱工业在电动桥领域展现出强大的平台化与定制化能力。
针对宏光MINI EV等微型车,五菱采用偏轴式电动桥,最大功率20kW,扭矩85Nm,整桥仅重27kg,主减总成7.4kg,较传统铸铁结构减重30%,效率高达95%,噪音控制出色。
而更进一步的同轴式电动桥则代表了更高阶的技术路线。
30kW、60kW乃至140kW的同轴式电驱桥均采用电机与输出半轴同轴设计,有效解决偏载带来的振动、异响等问题,NVH表现优异。
其中,140kW版本适用于电动皮卡、轻卡等商用车型,轮边扭矩可达4300Nm,载荷达2.5吨,并支持电子差速锁等配置。
此外,60kW与130kW的全同轴电驱动总成采用行星轮系结构,体积更小、扭矩密度更高,特别适合对空间和动力有极致要求的电动轿跑或轻型商用车。
值得一提的是,五菱工业在电机控制器方面已具备自主正向研发能力,涵盖软件编程、IGBT模块开发,并建有现代化试验中心与自动化产线,确保产品从设计到生产的全流程验证。
其PDS混合动力系统与多模混动方案也同步推进,覆盖前驱、后驱及增程式应用场景,展现出全面的技术储备。
总体来看,这份实拍资料不仅是一次产品展示,更是中国电驱技术从集成化、轻量化到智能化演进的真实写照。
华为与五菱分别代表了高端性能与普惠平台的两条技术路径,共同推动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的自主创新与产业升级。
出品方:驱动视界
发布时间:2025年
本文由【报告派】研读,输出观点仅作参考。精品报告来源:报告派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