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老百姓过日子,买车是件大事。
最近几年,聊起新能源车,有个名字是绕不开的,那就是理想汽车。
曾几何时,理想汽车就像是班里那个突然开窍的学霸,一下子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销量那叫一个红火,让不少同行都眼馋。
可是,最近您要是再看看每个月的新能源车销量榜,可能会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理想虽然卖得还不错,但已经没有了当初那种一骑绝尘的势头,甚至有时候还会被别的品牌挤到后面去。
很多人就纳闷了,这到底是咋回事?
当初那个最风光的“仔”,怎么现在感觉走得有点吃力了呢?
其实这事儿说起来也简单,就是因为当初那些看着理想眼红的车企,现在都学着理想的样子,走起了理想走过的路,结果就把这条路给走窄了,让理想自己反而不好走了。
要说清楚这事,咱们得先倒回去看看理想是怎么火起来的。
在早些年,大家买新能源车最怕的是啥?
就是跑长途跑到一半没电了,堵在高速上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这叫“续航焦虑”。
当时大部分车企都在琢磨怎么把电池做大,但电池技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突破的。
就在这个时候,理想汽车脑子一转,想了个特别接地气的办法,搞出了“增程式”电动车。
这玩意儿说白了,就是车上除了电池和电机,还带了一个小小的汽油发电机。
平时在城里开,你就当纯电车用,安静又省钱;真要跑长途或者过年回老家,万一找不到充电桩,这个汽油发电机就能启动起来发电,让你想开多远就开多远,彻底告别了续航焦虑。
这个办法,简直是精准地打中了中国家庭用户的要害,特别是那些家里只有一辆车,既要日常通勤又要兼顾节假日远行的家庭。
光有这个还不够,理想还干了另一件让大家拍手叫绝的事,就是把咱们家里客厅最舒服的三样东西——“冰箱、彩电、大沙发”给搬进了车里。
您想想看,长途旅行的时候,孩子在后排看着大屏幕上的动画片不哭不闹,渴了随时能从车载冰箱里拿出冰镇的饮料,座椅又软又大,坐久了也不累。
这哪是开车,简直是把一个移动的、温馨的家开在了路上。
理想通过这种方式,把汽车从一个冷冰冰的交通工具,变成了一个充满家庭温暖的空间。
这两招一出,理想的L系列车型,像L9、L8、L7,一下子就卖爆了,月销量动不动就冲到三四万台,稳稳地坐上了新势力品牌的第一把交椅。
看到理想这么成功,别的国产车企是什么反应呢?
一开始,那可是充满了质疑和不屑。
不少业内的大佬和友商公开表示,增程式是“落后的技术”,是“脱裤子放屁”,技术含量不高,纯电动才是未来。
对于“冰箱彩电大沙发”这套,大家也觉得是投机取巧,没什么硬核科技。
可是,市场是不会骗人的。
当理想每个月的销量报表像雪花一样飘来,白花花的银子实实在在地进了口袋,那些当初嘴硬的兄弟们,心里就开始打鼓了。
他们突然发现,原来老百姓要的不是那些听起来高大上的技术名词,而是实实在在能解决问题、能提升生活品质的东西。
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学习理想好榜样”运动就在汽车圈里展开了。
最典型的就是华为加持的问界品牌。
问界M7、M9等车型一推出来,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完全就是冲着理想来的。
同样的大尺寸SUV,同样是增程式动力,同样在车里塞进了冰箱、彩电和舒适的座椅,甚至在智能座舱和自动驾驶方面,还想凭借华为的技术优势做得更好。
这就像是街对面开了一家一模一样的店,而且装修更豪华,菜品还加了新花样,目的就是抢你的生意。
根据今年5月份的数据,理想汽车当月交付了35020辆车,而问界系列交付了30578辆,差距已经非常小了,可以说是在贴身肉搏。
跟风的远不止问界一家。
像零跑汽车推出的C16,直接就喊出了要做“更具性价比的理想L7”的口号;还有深蓝、岚图等品牌,也都在增程这条路上大力投入,纷纷推出了自己的“冰箱彩电大沙发”车型。
这么一来,市场就变了。
原来,想买一辆能解决续航焦虑、又能舒舒服服带全家出行的增程式SUV,理想几乎是唯一的选择,它自己独占了一大块蛋糕。
现在,这块蛋糕前围满了人,大家都拿着差不多的叉子,都想来分一块。
消费者选择多了,自然就会货比三家,看看谁的价格更实惠,谁的配置更高,谁的品牌更吸引人。
理想的每一款车,从L9到L6,都面临着至少一两个实力强劲的直接对手,销量受到冲击也就是必然的了。
面对这种被“围剿”的局面,理想当然也想过突围。
它推出了纯电动的旗舰车型MEGA,试图在高端纯电市场开辟新的战场。
但可惜的是,MEGA因为过于前卫的设计和一些负面舆论的影响,市场表现并不理想,没能复制L系列的辉煌。
这也说明,理想在消费者心目中“家庭奶爸车”和“增程专家”的形象太深入人心了,想要一下子转变跑道,去和那些在纯电领域深耕多年的对手竞争,难度确实非常大。
不过,从我们普通消费者的角度来看,这种“内卷”其实是天大的好事。
正是因为有了这么多车企一起参与竞争,大家你追我赶,才逼得厂商们不得不拿出更好的技术、更低的價格和更贴心的服务来吸引我们。
这就像菜市场里卖白菜的摊子多了,白菜的价格自然就下来了,品质也得跟得上,不然就没人买。
这种竞争,对于整个中国汽车工业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它证明了我们的汽车产业充满了活力,大家都在积极地学习、模仿、然后超越,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锻炼自己,最终才能打造出真正有世界级竞争力的产品和品牌。
所以,理想今天的“不好走”,其实是为整个行业的“更好走”铺了路,而我们消费者,就是这场进步中最大的受益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