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小米最近这个事儿,属于典型的坏了菜了。
凌晨三点,成都天府大道,一台小米SU7在马路上表演反复横跳,先是干翻一辆无辜轿车,再一头创进绿化带,最后翻滚着自燃成一坨废铁,驾驶员当场去世。
这事儿的核心,不是酒驾,不是超速,也不是门打没打开。这些都是表象。
核心是,小米汽车亲手打开了一个魔盒,现在这个魔盒开始反噬了。
或者说,雷军老师,终于求仁得仁,用一场惨烈的行为艺术,完成了小米汽车品牌价值的最后一块拼图:年轻人的第一台“移动棺材”。
你别觉得我说话难听。我们必须用犬儒主义的上帝视角来看待这场大戏。所有车企,本质上都是在搞行为艺术,蔚来卖的是生活方式,理想卖的是家庭幸福,特斯拉卖的是硅谷信仰,而小米,从一开始,卖的就是两个字:癫狂。
一种属于年轻人的,对速度、对性能、对“干翻一切”的廉价癫狂。
回顾一下小米SU7的发布会,雷军老师是怎么说的?零百加速2.78秒,拳打Taycan,脚踢Model S。纽北跑圈,浙赛刷榜,把性能参数像不要钱的压缩毛巾一样扔到你脸上,泡水就涨,瞬间填满你关于“性能车”的一切幻想。
然后,他给你一个“29.9万”的震撼价格。
这是什么概念?这就好比修仙小说里,一个刚入门的外门弟子,门派突然发福利,直接给他灌顶了元婴期的功力,但没教他任何心法,没给他任何法宝,只是跟他说:小子,去吧,去大杀四方吧。
结果这哥们出门第一件事,就是因为控制不住体内的真气,走火入魔,当场自爆了。
你说是这弟子的错吗?是他自己要练的。你说是门派的错吗?门派给了他梦寐以求的力量。
大家都有错,又好像大家都没错。这就是最荒诞的地方。
当下的汽车市场,早就不是什么温良恭俭让的存量竞争了。这是黑暗森林,是你死我活的掀桌子战争。我不过了,你也别想活。
友商还在研究怎么把蛋糕做得更好吃,小米的选择是直接把餐厅给爆了。当别家还在纠结用料、服务的时候,小米直接告诉你,我这儿自助餐不要钱,而且主菜是龙肉,虽然吃了可能会拉肚子,拉得严重了直接送走,但它真的是龙肉。
就问你怕不怕?
这种“自爆式”打法,吸引来的是谁?是那些开着飞度梦想有一天能开上911,但口袋里只有三十万的年轻人。是那些在模拟器里把把第一,觉得上了实车自己就是藤原拓海的“键盘车神”。
是,我承认,我这是在搞年龄歧视,在搞地图炮。但数据不会骗人。81%的SU7用户是90后,85%的SU7 Ultra用户不到35岁。这是什么?这是一个庞大的,充满了荷尔蒙与不服输精神,但平均驾驶经验和社会经验都相对不足的信徒群体。
他们买的不是一台车,他们买的是一个“梦想成真”的快捷方式。一个过去需要花几百万才能触及的,关于速度与激情的宗教。
而雷军,就是这个宗教的教主。米粉,就是他最忠诚的信徒。
所以当小米试图搞一个什么“排位模式”,要考试才能解锁全部性能的时候,信徒们第一个不答应。
“我花钱买的顶配电脑,你告诉我显卡性能要考试才能用?”
这个比喻,简直是典中典。它完美地暴露了一个事实:在这些用户眼里,汽车和手机、电脑没有任何区别,都是一个参数越高越牛逼的电子产品。他们根本不理解,手机发热最多烫手,汽车“发热”是真的会死人的。
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就像特斯拉车主一样,他们会原谅特斯拉的一切,因为他们爱的就是特斯拉本身,那种不讲道理的、纯粹的、甚至有点玄学的好。小米的用户也是一样,他们爱的是雷军,爱的是小米“为发烧而生”的图腾。
而现在,这个图腾真的开始“发烧”了,烧得通红。
说实话,我作为一个开了很多年油车,后来也跟风换了电车的中年人,对现在电车的加速能力,是有一种生理性恐惧的。
我的脚只要稍微深踩一点,那车就像被人从屁股后面踹了一脚,猛地一下就窜出去。我不需要这种感觉,我每天上班下班,接送孩子,我需要的是平顺,是安稳,是一种“一切尽在掌握”的松弛感。而不是每次红绿灯起步,都要体验一次心跳骤停的感觉。
我甚至一度把我的车调到最“ECO”的模式,就是为了让它“笨”一点,“迟钝”一点。
我一个朋友,三十多岁,买了台SU7 Max,开运动模式开了半个月,自己跟我说,天天吓出一身冷汗,最后老老实实关了。他说,这玩意儿太危险了。
一个三十多岁的老司机都觉得危险,你把它交给一个二十出头,刚拿驾照没两年的小伙子,会发生什么?
成都的这场事故,就是答案。
所以,小米现在需要反思吗?
我的结论是,不需要,也来不及了。
因为这不是小米一个人的问题,这是整个时代的问题。是技术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人类文明进化速度的必然结果。
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特斯拉,在老头乐。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这是一个充满混沌和不讲道理的现实世界。
你给这个世界里的人一把能轻松达到200公里时速的“枪”,然后跟他们说,你要理智,要克制,要有体育精神。
这本身就是最大的黑色幽默。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但你明白我的意思,对吧?当一个产品把某种危险的特质作为核心卖点,并以极低的门槛普惠大众时,出事只是一个概率问题。
小米不是在造车,它是在进行一场社会实验。实验的课题是:当一群毫无敬畏之心的年轻人,掌握了远超他们控制能力的“功力”之后,这个世界会变成什么样?
你看,小米之前因为交付问题,已经把最爱它的那批粉丝伤害过一次了。但那些因为品牌而买单的死忠粉,还是会选择原谅。可现在呢?现在出的不是交付问题,是人命问题。
这事儿最可怕的地方在于,小米无法切割。即便这次事故驾驶员全责,但“小米SU7”这个标签,已经和“超速”、“失控”、“致命车祸”这些词,焊死在了一起。以后每一次类似的事故,无论责任在谁,小米都会被拉出来反复鞭尸。
这就是追求“出奇”的代价。你想用最极限的方式上牌桌,就要做好被牌桌掀翻的准备。
所以,小米接下来该怎么办?学传统车企,变得“谨慎保守”?
别闹了。开了这个头,就回不去了。这就好像一个修魔的,已经吸人功力吸上瘾了,你现在让他回去打坐念经,他怎么可能受得了?
唯一的出路,就是继续癫狂下去,在掀桌子的路上一路狂奔,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所以,这事儿对我们普通人有什么启示?
很简单。以后在路上,离那些看起来很炸裂,开起来很暴躁,尤其是挂着新势力牌子的车,远一点。
因为你永远不知道,方向盘后面坐着的,是一个心态平和的“司机”,还是一个刚刚拿到“元婴期功力”,准备拿你来试试刀的“修仙少年”。
别指望车企会为你负责,他们连自己的用户都管不住。在这个人人都能开上“闪电战”载具的时代,唯一的真理就是,保命要紧。
这根本不是一个技术问题,这是一个社会问题,甚至是一个哲学问题。
而哲学问题,通常都是没有答案的。祝你好运。
本平台致力于传播有益于社会发展的正能量信息,若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们将认真核实并改进。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