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至汽车之家@大马力更好混”
作为重度自驾游爱好者,不用说,这个国庆又开着锐界L混动长途自驾去了,但这次的国庆自驾,我想放到后面再说,今天想跟广大网友聊一聊“油混HEV才是最适合国情的动力解决方案”。
为何要聊这个话题,皆因国庆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工信部等三部门调整了2026-2027年减免车辆购置税新能源汽车产品技术要求”(https://www.autohome.com.cn/article?id=05FxJM1_hFA=),并且我还在网上刷到了讲述“混动车满油匮电,高速油耗测试,谁才是真正的混动王者”的视频。
这个视频其实讲的就是去年夏天汽车之家做的测试,虽然过去一年多,有点炒冷饭,但测试结果再结合10月9号推出的新能源2026-2027年的补贴政策,我认为可能会悄无声息地影响今后的汽车市场竞争格局。
先看之前的测试结果。30度气温,平均速度120km/h,速度误差正负2km/h以内,连续行驶2小时,也就是240公里。汉兰达混动是所有测试车型中唯一的油电混动HEV,其余9款为插混PHEV或增程REEV车型,而汉兰达Hybrid也是十款测试车中,油耗最低的,实测8.48L。所以,背着大电池的插混PHEV或增程REEV车型,根本不擅长高速。
汉兰达混动真高速巡航的实测百公里油耗8.48L,那我的锐界L混动是多少?从买车到现在,我随机记录的单次油耗数据一共有642次。而平均速度超过115km/h有7组,其中391和392,以及396和397这四组数据比较特殊,前两个的出发地点是同一个,后两个的出发地点也是同一个,只不过两次行驶途中都记录了一次数据,所以形成了两个数据,最终看到的两组数据之间的平均速度和油耗都非常接近。
391组和392组记录的数据,平均速度超过118km/h,停车时海拔超过2000米,这段路程海拔总体上升了500-740米,油耗理论上会增加一点,最终表显油耗8.7-8.9L(锐界L混动的油表显示精准度很高,这个在我以前的帖子说过多次了),而这段路程的海拔,比汽车之家测试那10辆车的海拔高了2000米左右。
而396组和397组记录的数据,平均速度超过123km/h,确实非常快了,也让锐界L混动在这段路还收到了买车以来的首张罚单。这段路程的海拔总体上升了150-400米,停车时比汽车之家测试那10辆车的海拔高了1000米以上。
再看394组数据,平均速度接近116km/h,这段路程的海拔虽然降低了700米,对油耗降低有一定帮助,但最终海拔也接近1000米,比汽车之家测试的海拔还是高了接近1000米。最终表显油耗只有8.1L,说明平均速度降低、海拔降低对油耗影响很明显。
最后看看今年国庆期间,我跑出来的另外两个平均速度超过115km/h的油耗记录,分别是第629组和639组。先看629组,这也是我认为最接近汽车之家测试那10辆车测试条件的数据。气温34度,海拔45米,用了2小时57分58秒,跑了345.4公里(比测试多了100公里以上),平均速度116.45km/h。虽然这段测试海拔降低了43米,也就是14-15层楼房的高度,广州很多高架桥的高度也不比这个低多少,而且测试里程长达345公里,这个海拔变化对油耗的影响应该可以忽略了。测试温度也比之家测试的高了4度,但最终表显油耗却只有7.8L,比之家测试的汉兰达混动8.48L还低了近0.7升。
可能有些人会说,之家的测试平均速度120km/h,而我跑出来的只有116km/h,平均速度低,油耗低正常。但环形跑道上,始终可以定速120km/h,而日常的高速路,受社会车辆和路况(修路等)影响,要跑到平均速度120km/h非常难。看看前面的图片,速度经常要到一百三十,这样的驾驶方式油耗肯定比定速巡航120km/h高多了。
第639组数据,用了1小时59分58秒,跑了230.3公里(比测试少了10公里),平均速度115.21km/h。这段测试海拔降低了81米,气温也更低,只有25度,但表显油耗达到8.4L。为何环境参数都比629组更优油耗却更高?很简单,两段路况车流量不同,结果自然差异很大。举个例子,2车道的高速,货车多几辆,再加上无良小车占用超车道与货车并行,要跑115km/h的平均速度,油耗不增加才怪。
详细介绍了我记录的7组数据,我想再多啰嗦几句。抛开396和397两组平均速度超过123km/h的数据(平均速度高油耗高正常),剩下5组平均速度小于120km/h的数据中,第639组数据与汉兰达混动实测油耗持平,都为8.4L;第394组8.1L和第629组7.8L,都比汉兰达混动实测油耗更低;而第391组和392组都比汉兰达混动实测油耗高,分别达到8.7L和8.9L。
虽然没有在相同场地和环境下测试,但也可以管中窥豹粗略得出一个结论,汉兰达混动和锐界L混动长途真高速奔袭,油耗其实不相伯仲。可能有些人会有疑问,为何中低速下汉兰达混动比锐界L混动油耗相对低一点,平均速度高了油耗优势不明显了?
其实道理很简单,汉兰达混动的标定逻辑是“重能效轻动力”,而锐界L混动的标定逻辑是“重动力轻能效”,中低速下,汉兰达混动发动机停机时间多,油耗自然更低;而较高车速或需要强劲动力时,两车的发动机都要持续发力,都不会停机,汉兰达节能优势自然就没有了。
更重要的是,因为“空气阻力和速度的平方成正比”,车辆分别以100km/h和120km/h的速度巡航,后者需要克服的空气阻力消耗的能量是前者的1.44倍。因此,以更高速度巡航,对混动系统的动力需求会更强。而动力更强,跑高速时能效优势会比动力弱的更突出,大家应该都听说过“大马拉小车”的道理吧。
毋庸置疑,锐界L混动的动力性远超汉兰达混动。锐界L混动官方零百加速7.1秒,我的车实测7.09秒。而汉兰达混动网上有测试视频显示基本在8.5-8.6秒,两车相差近1.5秒,这是非常大的差异了。
可能有些人会说,“我是佛系驾驶者,加速快对我来说没有用”,这个观点大错特错。根据汽车理论课对汽车动力性的讲解,我个大家翻译一下:“加速性能好,动力储备强,超车时与被超车辆并行时间短,行驶更安全”。
所以,加速性能强就等同于更安全。汽车行业有句俗话,安全是最大的豪华,在安全面前,你会介意百公里油耗多那么零点几升么?这其实也是我选择锐界L混动而不选汉兰达混动的一个重要原因。况且,从我的实际记录数据对比汽车之家的测试数据,平均速度120km/h,锐界L混动和汉兰达的油耗其实也不分伯仲了。
再用锐界L混动的油耗对比一下另外9款车的油耗,即便是记录的第396组最高油耗9.1L,也比测试排名第二的星纪元ET百公里油耗9.47L更低,更别说其它的插混或增程车型了。最高的已经去到百公里13.85L了,就这油耗,还绿牌,还新能源,还混动?绿个寂寞、新个寂寞,混个寂寞!
别跟我说它们的车更重,油耗高正常。低碳环保的大背景下,背个大电池到处跑,这本身就在浪费能源,自相矛盾不?10月9日出台的2026-2027年的新能源补贴政策,绿牌车的纯电里程标准已经提高到100公里了,现在那些踩着国家标准纯电续航里程五十几公里的绿牌车,明年必须要加大电池了,“电池加大没难度,电池做小才是技术”。电池更大,购车成本更高,车更重,能耗更高,这又何谈节能环保?
所以,我认为之前由于政策催生为绿牌车带来的繁荣,在即将执行的新政策面前,可能会有所改变了。而这个新政策或许也是丰田THS、福特大马力E混动、本田i-MMD、以及日产e-Power这些HEV技术和车型扭转困局的一剂良药。我坚信,目前的电池技术背景下,油电混动HEV车型不需要改变驾驶习惯、不依赖于基础设施建设、不受地域影响,是最适合中国国情、最具普适性的动力解决方案。记住一句话:政策退却之后才知道谁在裸泳。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