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前几年“七折豹,八折凯”的段子吗?那时候买豪华车,找关系都不一定能有好价。但到了2025年,这些曾经高高在上的二线豪华品牌,已经打到骨头里了。以捷豹XEL为例,我朋友前阵子在山东落地价不到19万,和指导价37万多相比,连五折都不到。网上调侃说“骨折豹”,这次是真的。
问题来了:这种跌成“地板价”的豪华燃油车,值得买吗?会不会开一年掉价十万?是亏本清库存,还是买到就是赚到?今天我们来好好聊聊捷豹XEL这车,值不值得入手。
⸻
一、为啥捷豹XEL价格能跌成这样?
先别急着下定论,说捷豹“不行了”。它跌得多,不完全是自身的问题,而是整个燃油豪华市场集体降价的缩影。
背后原因主要有三点:
1. 品牌势能下滑:
捷豹在国内影响力有限。很多人知道它是英国豪华品牌,但远不如BBA深入人心。一说故障率、二说保养贵,很多消费者就自动劝退了。
2. 电车冲击猛烈:
当蔚来、小鹏、比亚迪纷纷上马智能座舱、高阶辅助驾驶,燃油车的优势越来越被边缘化。捷豹的车机系统说实话挺“古典”的,很多人坐进去一句“语音助手”都叫不出来,心里就开始犹豫了。
3. 产品更新慢,换代乏力:
XEL这代其实早在2018年就上市,期间小改几次,核心结构没怎么动。对比电车每年一迭代的节奏,XEL明显显得“上个时代的产物”。
但别忘了,技术落后 ≠ 驾驶落后。恰恰相反,XEL最吸引人的,就是电车无法替代的机械质感。
⸻
二、XEL到底好在哪?
捷豹XEL,是那种“你坐进去没感觉,一开就上头”的典型代表。乍一看中控老、屏幕小、语音差,但别急着转身走人,这车真正厉害的地方,在底盘和动力。
1. 纵置后驱平台,不是贴个标那么简单
市面上20万以内的新车,大多是前驱架构(即发动机横着放,前轮负责转向+驱动)。XEL用的是纵置后驱,也就是发动机纵着放,前后轴动力分离——这结构,只有高端车才舍得用。
为什么重要?
简单理解就是“各司其职”,前轮负责转向,后轮推着走。开起来就像舞蹈一样协调,不会像前驱车一样有种拽头感。
2. 底盘悬架高级,驾驶质感好
前双叉臂+后多连杆,这种悬架搭配,在现在的20万级轿车中已经非常少见了。多数厂家为了成本都用麦弗逊+扭力梁,但捷豹没妥协。
试驾时你能明显感觉:方向盘很沉稳,弯中支撑有力,尤其是快速并线或高速弯道时,XEL比宝马3系还更“直接”。这不是夸张,而是调校取向不同——捷豹更“硬核”,更接近传统英式性能车的风格。
3. 动力不弱,还挺带感
2.0T发动机有两个版本,200匹和250匹,对应ZF 8AT变速箱。高功率版本百公里加速6秒多,和电车比肯定没优势,但胜在线性感。
重点来了:声音和脚感是电车永远给不了的。
你踩油门,发动机轰一声,变速箱降挡,推背感慢慢上来,比那种电车一踩就飙的感觉更“有情绪”,更容易让人上瘾。
⸻
三、那它有哪些“坑”?
不能只说优点,不然也不符合实际。捷豹XEL的短板其实也不难理解:
1. 舒适性一般
运动取向的底盘,就意味着滤震偏硬。日常开在城市破路面,车内乘客会感觉弹跳明显。尤其后排,坐久了容易累。
2. 空间表现一般
虽然是加长轴距的“XEL”,但后排腿部空间还是偏紧,和雅阁、帕萨特比,差了一截。更适合两人用,家用就不那么合适了。
3. 车机系统落后
语音控制功能少、UI界面老、响应速度慢。如果你是个对智能座舱有强需求的用户,这车基本不达标。别说比亚迪汉了,连五菱星辰都比它“聪明”。
⸻
四、谁适合买XEL?
说到底,XEL就是那种**“驾驶爱好者的暗藏福利”**,它适合这些人:
• 注重操控,喜欢后驱机械感;
• 预算不高,但想体验高阶底盘和纵置布局;
• 不在乎品牌残值,愿意承担维修保养风险;
• 对舒适性、智能化没那么看重,偏重驾驶本身。
如果你是这样的人,XEL简直就是天降馅饼。
但如果你图的是空间大、省心、二手保值,或者对车机要求高,那还是绕行比较稳妥。
⸻
五、写在最后:这波能不能抄底?
从性价比角度看,现在的捷豹XEL确实是“抄底”的好时机。不到20万落地买台豪华后驱车,过去是想都不敢想的。
当然,也别把它当成理财产品。这类车买来就要有“开到报废”的打算,因为转手价格可能会让你心碎。但如果你追求的是驾驶本身的快乐,而不是用车的便利性,那捷豹XEL确实能带你体验到电车难以复刻的那种“人车合一”的美感。
电车可以很快,但捷豹XEL,是会让你想慢慢开的车。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