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氪001从25.9万跌到20.9万:老车主退群那天,新车主正在算首付
杭州某极氪车主群里,上周四凌晨2点还有人在发语音。起因是有人转发了2026款001的价格预测——落地20.9万,比他去年提车时便宜了快10万。群里300多号人,当晚退群的有27个。第二天早上,4S店销售的电话被打爆,问的都是同一个问题:这补偿方案到底什么意思?
这场面似曾相识。去年小鹏G9降价时,车主拉横幅维权的照片刷屏了好几天。今年轮到极氪,只不过闹得没那么凶——毕竟极氪给老车主准备了1.5万置换补贴,外加2万的智驾升级减免。账面上看挺厚道,但车主群里那股子憋屈劲儿,隔着屏幕都能感觉到。
900V高压平台下放,充电7分钟的代价是什么
900V这个数字,两年前还是保时捷Taycan的专属标签。现在极氪把它塞进了20万级别的车里,充电速度确实快——实测过一次,国庆假期在服务区排队充电,旁边Model Y还在慢悠悠充着,极氪001七分钟就拔枪走人了。
不过这里头有个细节:极氪自家超充桩才能跑满360kW功率,第三方桩大多只能到200kW左右。也就是说,这7分钟充电的前提,是你得找到极氪的桩。京沪高速沿线布得还算密,但出了主干道,情况就不好说了。
电池包从老款的100kWh升到103kWh,续航涨了100公里。厂家说是因为三元锂电池的能量密度提升了,成本反而降了15%。这话听着有点玄乎——电池原材料价格这两年确实在跌,但跌幅能抵消技术升级的成本?或许规模效应起了作用,但具体数字恐怕只有财务报表能说清楚。
那套智驾系统,真的用得上吗
激光雷达、700TOPS算力的芯片,这配置放在两年前得卖五六十万。现在入门版就给装上了,听起来像是捡了大便宜。
实际体验下来,高速NOA确实好用,变道、超车、跟车都挺顺。但城市路况就不太稳了——有次在北京国贸附近开,遇到电动车横穿马路,系统犹豫了大概两秒才刹车,心跳都快停了。后来跟几个车主聊,发现这种情况不少见。
厂家说系统会通过OTA不断优化,这话倒也没错。问题是,你愿意拿自己当测试员吗?
车顶那排蓝色灯带倒是个有趣的设计,智驾激活时亮蓝灯,人工接管变黄灯。后车能看到你的状态,理论上能减少追尾风险。但实际路上跑下来,大部分司机压根不知道这灯是干嘛的——新技术的普及,总得有个过程。
双腔空气悬架,舒适性确实上去了
朋友上个月开着2026款001去了趟川西,回来说那套悬架是真值。烂路、碎石路、涉水路面都试过,车身姿态控制得相当稳。尤其是后排,他媳妇全程睡到目的地,下车第一句话是“这车比咱家沙发还舒服”。
不过这种闭式双腔悬架,维修成本可不低。老款开式悬架,气囊坏了换一个也就两三千。闭式系统要是出问题,整套系统可能都得拆。厂家说寿命能到15万公里,但实际用下来会怎样,还得看三五年后的口碑。
越野模式下悬架能升高40mm,通过性确实不错。但说实话,买猎装轿跑的人,有几个会开去越野?这功能更像是个噱头——有总比没有强,但用得上的场景可能一年也遇不到几次。
29个喇叭和会转的屏幕
音响系统从老款的21个喇叭升到29个,雅马哈调音。车里放《Hotel California》那段吉他solo,确实能听出层次感。但这东西吧,听得出区别的人可能不到两成。大部分车主更在意的是隔音——跑高速时风噪能不能小一点,这比喇叭数量实际得多。
17.3英寸中控屏能左右旋转30度,副驾看剧不晃主驾眼睛。这设计挺人性化,尤其是家里有小孩的,副驾放个动画片,主驾安心开车。
不过这块屏用的8295芯片,官方说能流畅运行《原神》60帧——停车场打游戏?听起来有点离谱。大部分时间还是刷视频、看导航,这性能多半用不满。
老车主的1.5万补贴,能抹平心理落差吗
极氪给老车主准备了置换补贴:现金1.5万,智驾升级减免2万,再加2万积分。账面上看还算厚道,但问题在于——去年花30万买车的人,大多还没到换车的时候。
这政策更像是给那些本来就打算换车的人送了个顺水人情。至于刚提车一两年的车主,这点补贴很难抹平心理落差。毕竟谁也不想自己成了“早买早享受,早买多花钱”的典型案例。
群里有个车主算了笔账:如果去年等一年再买,能省下将近10万。这10万够孩子上两年早教班,够全家去趟欧洲,够换套好点的家具。钱花出去了,后悔也没用——但这憋屈劲儿,一时半会儿散不掉。
技术下放的时机,总是很微妙
从产品层面看,2026款001进步确实明显:续航更长、充电更快、智驾更强。这些升级放在一年前,加价三五万都有人抢。
但现在的问题是,去年30万买车的人和今年20万买车的人,坐一起聊天时那种尴尬感,没法用数据来衡量。厂家说这是“技术进步带来的成本下降”,车主觉得这是“定价策略出了岔子”——两种说法或许都对,但感受这东西,讲不清道理。
极氪这波操作,本质上是在赌规模。用更低的价格吸引新用户,同时靠老车主的置换需求维持存量。策略没毛病,只是执行节奏容易引发争议。
值不值得买?如果是首次购车,这价格配置比确实不错。如果是老车主,建议先冷静几天——情绪这东西,过两周自然就淡了。车开得舒心最重要,账面上那点得失,时间长了也就看开了。
反正车主群里那27个退群的人,过了一周又悄悄加回来了。毕竟抱怨归抱怨,车还得继续开。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