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资燃油小钢炮SUV上市,6.98万起,价格亲民!

最近,网络上流传着一篇文章,标题起得相当吸引人:“合资燃油小钢炮SUV,6.98万正式上市!”。

看到这样的标题,相信不少正在考虑买车的朋友都会眼前一亮。

六万多块钱,就能买到一台合资品牌的SUV,听上去还被冠以“小钢炮”的名号,这听起来简直太划算了。

合资燃油小钢炮SUV上市,6.98万起,价格亲民!-有驾

然而,当我们静下心来,仔细扒一扒这款名为起亚奕跑的车型时,会发现事情可能和想象中的不太一样。

这究竟是一款被市场低估的宝藏车,还是一个用价格和名号包装起来的旧时代产品呢?

今天我们就以一个普通消费者的视角,来把这款车从里到外看个明白。

首先,我们来谈谈最吸引人的部分——价格。

文章里提到,这款车的厂家指导价是6.98万到8.38万元,并且现在市场上还有大约1.5万元的优惠。

这么一算,入门款车型的裸车价确实降到了五万多元,只要5.48万元。

五万多买一台合资品牌的SUV,这个价格在几年前是想都不敢想的。

对于很多手头预算紧张,但又对“合资”这两个字有特殊情结的消费者来说,这无疑具有巨大的诱惑力。

但是,这里面其实有一个大家容易忽略的细节。

这个五万多的价格,对应的是手动挡车型。

根据从汽车经销商那里了解到的情况,这种入门级的手动挡车型,在店里基本上是见不到实车的,属于“有价无市”的状态。

厂家很少生产,经销商也基本不进货。

合资燃油小钢炮SUV上市,6.98万起,价格亲民!-有驾

所以,当您兴冲冲地跑到店里想用五万多提车时,销售人员大概率会告诉您手动挡没车,然后热情地向您推荐自动挡版本。

而自动挡车型的价格,加上优惠,再加上购置税、保险等费用,全部办下来,价格就要奔着七万甚至八万元去了。

所以,那个诱人的“5.48万起”,更多的是一个宣传上的噱头,一个吸引您进店的引子,离真正开回家的价格还有一段距离。

接下来,我们再聊聊那个响亮的“小钢炮”称号。

在大家通常的印象里,“小钢炮”指的是那些个头不大,但动力非常强劲,开起来很有驾驶乐趣的车,比如大众高尔夫GTI之类的。

那么,起亚奕跑配得上这个称号吗?

我们来看看它的动力系统。

这款车搭载的是一台1.4L的自然吸气发动机,最大马力是100匹。

100匹马力是个什么概念呢?

简单来说,就是日常在城市里开开,上下班代步,是完全够用的。

它的优点是技术成熟,不容易出问题,而且匹配的CVT无级变速箱也能带来平顺的驾驶感受和比较低的油耗,这对于家庭用车来说确实是实实在在的好处。

但是,这样的动力水平,和“钢炮”二字是完全沾不上边的。

如果您想在红绿灯起步时体验一把强烈的推背感,或者在高速上想干净利落地超车,这台发动机可能会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合资燃油小钢炮SUV上市,6.98万起,价格亲民!-有驾

尤其是在满载一家人出游,遇到上坡路段时,您可能需要把油门踩得深一些,听着发动机的嘶吼声,它才能完成任务。

所以,把起亚奕跑称为“小钢炮”,更多的是一种营销上的包装,我们把它理解为一款经济省油的代步小车会更准确。

看完了价格和动力,我们再来看看这款车本身长什么样,用起来怎么样。

从外观上说,起亚奕跑的设计还是挺有特点的。

车头是起亚家族标志性的“虎啸式”设计,配上双色的车身和车顶上的行李架,看起来确实有那么一点SUV的野性,整体显得小巧、时尚,对于年轻人来说,这个外观是比较容易接受的。

它的车身尺寸不大,长度只有4米1,这让它在拥挤的城市里停车、掉头都非常方便,对于新手司机来说也很友好。

然而,当我们拉开车门坐进车内,一股浓浓的“年代感”就会扑面而来。

整个中控台的设计,尤其是那个镶嵌在中间的8英寸屏幕,无论是尺寸、显示效果还是操作的流畅度,都让人感觉像是回到了好几年前。

车内大部分区域都使用了硬邦邦的塑料材质,摸上去的手感比较廉价。

文章里提到,这套内饰设计和十几年前的起亚车型很像,虽然说得有点夸张,但也确实指出了问题的核心:这套内装设计,在今天看来已经严重过时了。

当然,它也提供了一些还算实用的配置,比如倒车影像、皮质的方向盘和座椅。

但总的来说,当你看到现在我们国产车上普遍使用的大尺寸液晶仪表盘、智能车机系统和精致的内饰用料后,再来看奕跑的内饰,心理上难免会有不小的落差。

合资燃油小钢炮SUV上市,6.98万起,价格亲民!-有驾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我们把起亚奕跑放到当下的整个汽车市场中,它到底值不值得买?

文章提到,这款车每个月大概能卖出两千台左右,这个销量对于起亚这个曾经辉煌的品牌来说,其实并不算好。

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在相同的价格区间,我们国产车的竞争力实在是太强了。

同样是七八万元的预算,您可以买到像吉利缤越、长安CS35 PLUS这样的国产热门小型SUV。

这些国产车能给您带来什么呢?

首先是动力,它们普遍搭载了1.5T的涡轮增压发动机,马力动辄超过150匹,甚至达到180匹,开起来的爽快感是100匹马力的奕跑完全无法比拟的。

其次是空间和配置,国产车在车身尺寸和内部空间上往往做得更大,内饰的科技感和豪华感更是甩开奕跑好几条街,大屏幕、智能语音控制、360度全景影像、更多的安全气囊等等,这些消费者看得见、摸得着的配置都给得非常足。

这么一对比,起亚奕跑的处境就显得非常尴尬了。

它所剩下的最大优势,可能就是那个“合资品牌”的身份了。

在一些消费者心中,合资品牌意味着更成熟的造车技术和更可靠的品质。

这一点我们不能否认,韩系车在三大件的稳定性和耐用性方面确实有着不错的口碑。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我们中国自己的汽车品牌在技术、品质和可靠性上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很多厂家都敢于提供超长的质保周期,这本身就是一种自信的体现。

当产品力在动力、设计、科技、配置等各个方面都处于明显劣势时,单靠一个“合资”的标签,还能吸引多少消费者呢?

所以,对于那些预算有限,但又不知道该买什么车的消费者来说,起亚奕跑或许可以作为一个备选,但前提是您必须能接受它过时的内饰和羸弱的动力,并且对“合资”身份有着特殊的偏好。

而在更多理性的消费者看来,把同样的钱花在产品力更强的国产车上,或许会是一个更明智的选择。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