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邻居小赵在院子里抽烟,嘴里还在嘀咕:“哈弗猛龙那新款上市了,前几天试驾,嗨,那灯组一看就新鲜。”我插嘴问他,灯有啥稀奇的?小赵眯着眼说,老猛龙前脸有点憨,新的保险杠和灯摆弄得挺精神,轮廓收了收,看着不那么蠢了。你不信,等走路上看见新颜色那台紫灰的,就知道啥叫“不出格,够顺眼”。不过车身比例差不多,还是接近那个味,这回没像某些牌子一样把老车主气得骂大街。
前几天车友群里谁说今年猛龙2.0的动力要“飞”了,搞了个二代Hi4插混,加了啥P2、P4双电机,师傅去年喝酒时候哼哼过,说是综合功率能到三百多千瓦,不过到底多猛,群里有个人自测了一圈,亏电油耗在6升以下,算是基本靠谱。最让人想不到的是,四驱全系标配。比宋DM-i强,那家伙就只有前驱,去乡下跑泥地没底气。日系同价位插混SUV也来得贵三五万,猛龙这价其实打得挺狠。不过,大电池和那个“智能领航”只给高配,你要想长续航,得往上多掏好几万。低配的伙计常抱怨,平时够用,跑长途就不甘心,买早了心里直嘀咕。
说咖啡OS 3,销售小冯摊着手:“交互嘛,现在都挺顺溜!”猛龙也用上了,语音反应快点。只是你进店随便摸比亚迪或豹那头,系统其实也都可用,指望猛龙在这块超神,有点夸张。至于智驾,师傅跟我私聊:“没啥黑科技,领航也只给高配。”群里玩智驾的不是很上心,说猛龙这东西,谁家真用领航天天省心?还不是偶尔试试新鲜。
有天在维保站等保养,聊起猛龙配置,师傅夸:“插混四驱,没几个15万价能碰。”宋PLUS DM-i更省油,大多适合市里开,县道塌方就发怵。深蓝那台增程车空间大,配置足,就是卡在城里溜达,跑野,底盘不行。合资插混呢,现在门槛都快到20万以上了,便宜没好货这年头还是准。猛龙这车说实话,配置就是给人留个“周末耍野”的念想,你真不肯去翻山越岭,买它也没后悔药。
关于冷门的,说猛龙除了常见那个“陡坡缓降”,后排空调出风口的位置其实当年不少人吐槽,后来新款调了风向叶片角度,这事小赵都没注意到。我同学去年买了个老款,说冬天进雪乡那一路,刹车感觉有点软,师傅后来悄悄换了摩擦片,新版本据说优化了制动反馈。还有一个配置,在高配版上加了个车顶照明灯,夜里营地野餐够用,老车主都不知道。
前阵子有个事故插曲。微信群里疯传猛龙撞鹿,底盘没啥大伤,前脸保险杠碎了,但发动机支撑梁没事。有个车友自夸:“真比家用SUV抗揍。”不过维修站的人吐槽,前脸的传感器能不能抗冻不晓得,去年有台北方挂了霜,第二天就出警示,最近新版料子升级了些,但究竟咋样,得看明年冬天。
新老猛龙对比,去年老款转卖价格没掉太狠。师傅说,这车用一年,下手还能比同级多卖几千。倒不是走二手热门路线,主要就是四驱插混少,有点“特色二手车”意思,车贩子自己都觉得怪。
车主群常聊些有的没的,猛龙用久了谁还天天冒野呢?大多数还是上下班,偶尔串个坝子。这车其实就图个心里踏实,偶尔想冲一波,心里知道,车能行就行,哪怕一年只开去野外两回,都觉得没亏。有次师傅发牢骚:“买这车不是拉菜,是想装点样!”话是俗,但没跑偏。
顺风顺水的猛龙,有时也遇上没解开的事。新车有些小卡顿,车机系统偶发夜间盲区报警,售后师傅说是软件临时抽风,官方三个月一次推送补丁,有点像手机升级,用户都等着下回修好。主机厂的人说2026款可能还会小规模返厂更新,但消息没定。
去年冬天,后备箱见了雪冻,邻居用吹风机烘了半天,后来说猛龙的密封条完事儿才稍微靠得住。这口碑都不是官方给的,是用坏了才知道的。二手老车主一般也就这么点闲事,没啥浮夸话。
说到底,猛龙这车,总让人觉得日头下不是辣么耀眼,雨夜里回家,车里还剩点野心和想象力。哪天路远,又想耍野,至少心里有底,别的牌子也没这路子,这就够味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