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安世突然切断对中国安世的晶圆供应,全球汽车业面临断链风险
10月26日,安世总部宣布停止向广东东莞厂供货,这一步直接让东莞的封装产线断了链,工人机器停摆,出货被限;
这事的前因在9月30日,荷兰政府以所谓国家安全为由,冻结了闻泰科技对安世的控制权,并罢免了中国籍CEO张学政,临时替换为德国籍CFO蒂尔格,事情从那天开始走到今天;
东莞工厂在10月中旬就已经开始限制出货,媒体探访显示厂区实行“上四休三”班次,三分之一的设备停工,员工和管理层各自忙着算账;
东莞那儿掌握着安世约70%的封装能力,德国汉堡和英国曼彻斯特的晶圆做出来后,本该到东莞做最后一手工序,若晶圆不到位,成品也无法出厂;
在小信号MOSFET、二极管、晶体管这些细分市场,安世拿着很大的份额,短时间内很难用别家替代,产能和认证都来不及改变;
日产透露库存撑不到11月第一周,本田在10月28日就停了墨西哥一家装配厂,几家大厂都在计算如果再往后拖会怎样;
大众警告可能会面临短期生产停滞,梅赛德斯和斯特兰蒂斯都设了应急指挥室,每天在跟供应商和库存打脸色;
安世内部现在像两拨人在拉扯,一边是荷兰总部控制的欧洲晶圆和技术资源,另一边是中国团队握着关键封装,双方互相下命令,客户收到的指示南辕北辙;
有媒体把荷兰的接管称作“罕见的蠢棋”,说这一步不仅没解问题,反而把一个运转的跨国链条推到边缘;
法院的冻结令有一年期限,中国的出口管制也没给解禁时间表,这种僵局要多久没人能说清楚;
供应断裂的现实是,欧洲晶圆可以正常生产,但封装在东莞的最后一道工序断了,等于白做,车厂看到的就是零件不到位;
整车厂和一级供应商普遍库存只能顶两三周,时间窗口很短,转单和认证要耗费好几个月,短期补货几乎不现实;
工厂停工、订单延迟、出货受限,这些连锁反应正在往下传,零部件供应商、物流商和装配线都被牵着走;
事情从9月30日开始升级,到了10月26日切断供货,10月28日已有车厂停线,这个时间线上的每一步都很关键;
目前双方都没让步迹象,荷兰掌控欧洲产能,中国那边控制出货权利,全球客户被夹在中间,看着两头相互扯皮;
谁也不知道下一步会不会有突变,生产计划被迫调整,临时应急措施天天更新,汽车行业再次被地缘政治当成了试验场;
故事还在继续,晶圆能不能回到东莞,封装能不能恢复出货,法院和政府的动作能否改变供应链命运,这些都决定着接下来几个月的生产节奏;
现在的结局是未定的,车厂、供应商和工人都在等着,有的人在急着找替代供应,有的人在算着停线赔付,谁的账更重还不好说;
日子会怎么走,只有接下来几周的出货和政策动向能告诉我们答案。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