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车,为什么有的人宁愿啥也不懂就冲进新能源市场,有的人却守着油车死活不松口?说到底,大家还是在比谁更敢试错。最近深蓝L06首发亮相,不光拿出了家底,标配激光雷达、全系给你来个3nm座舱芯片,还唱高智能+运动风,我寻思着,这波算是把新能源的“噱头”玩明白了。但问题来了,咱们到底要的是什么样的车?智能多点、速度快点、颜值高点?还是说,厂家每次多给点“黑科技”,咱们就多买点账?
先说这激光雷达。两年前,谁家车敢标配?那玩意可不是街边洗车店能给你随便装的。可现在呢?深蓝直接全系配了。这一招,其实也挺绝,直接怼上“智能驾驶”的大喇叭,给你打出“你看,我安全,我高级”。可问题是,所谓标配激光雷达,到头来咱们日常开车用多少?跟摄像头比,它确实识别性更强,但大多数普通人开车,真能用上主动脱困/无场景自动换道这些功能的,能有几个?还是说,这波属于“买家秀”——买的时候觉得牛,一年用不上几次,但是不标配又总觉得亏?这东西,厂商到底是为你着想,还是为自己的宣传考虑?值得琢磨。
再说说那颗3nm工艺的智能座舱芯片。你说芯片这东西,真是个玄学。手机圈玩“骁龙”打“苹果”;汽车圈也跟上演员,前几年还在“卡脖子”,现在纷纷“堆料”。3nm,听起来高端大气上档次,确实比前几代强。咱们用最直白的说法,就是“更快更顺更能装APP”。但说到底,一辆车搭个几千块的超级大芯片,能给咱们啥用?刷视频不卡?语音识别更准?导航启动快?这些固然好,可你想想,开了十多年油车的老司机,开始在意舱里的芯片性能了吗?这波潮水会不会也有点跑偏了?
当然了,不能说科技进步没用,只是做成嗓门最大的广告语,总觉得哪儿不踏实。比起芯片的牛,说实话,大多数人最关心的还不是开起来顺手,维修便宜,电车不怂,智能化不掉链子。谁会天天琢磨今天芯片发热量多少,明天算法又优化哪跟筋?
深蓝L06整出这些花活,不只是硬件牛,还主打了一个家族化设计、运动感。什么回旋镖大灯啦,溜背线条啦,内嵌门把手,贯穿尾灯,这些的确提高颜值,看着有科技范儿,有点“狠”。可你要说这些是否让你决定掏钱包,还得看个人。毕竟这年代,年轻人不是光看了两眼高颜值就肯往下单,那得真的是懂行的喜欢:你懂车身风阻为什么好,你明白23寸中控大屏能干嘛,你觉得那块腻乎呼的座椅值不值票价——而不是觉得新鲜直接交钱。所以啊,这些设计,该有的有,加分项,但也别认为人人都能喝彩。
再说点实在的。这车长4米8,轴距2米9,定位标准中型轿车。纯想拉风?行,那线条、鸭尾、小黑尾灯都没问题。想全家出行?空间妥妥地。当下新能源中级车一出,谁还在乎个头小的“老头乐”?
最让我好奇的是,这车动力也给你多种方案选。纯电版最大马力、电机都不肉,都是一脚下去能飚上去的那种。增程版也赶上流行,没电了不用发慌,油电混着来,续航焦虑直接没了,这波我觉得比只卖一个版本来得实在。尤其是增程式那块,1.5L发动机和大床主电池,谁都知道是面向“家里、有长途焦虑”的用户。你可以质疑它顿挫、声音大一些,那纯电的670km续航直接盖过一片争议,反正选项就在那,不能怪厂商不懂消费者。
扩展一点,像深蓝这样的“新势力”,靠着老牌长安平台账号背书,本质上拿着稳妥配置去抢新能源高地。用得是什么策略?就是用你熟悉的家用车那套空间、耗能、省心,再+上看起来前沿的雷达、芯片和设计,一步步怼向“理想”、“小鹏”、“蔚来”。为啥?因为你总得有个话题啊,比如这次磁流变悬架,说白了“我这车用得可是法拉利同款技术”,听着挺带劲。你真开出去,多数人试不出来细节变化,大马路上能用几次漂移调悬挂?可听着就有面儿,就能当场子里的一张“通行证”。这是不是噱头?也可能是,但你要怪人家耍花活,其实不是,大家都爱卖带点儿梦想的东西,谁还没点“高大上情结”?
电车的路线就这样:量产的智能、配置普及化、用设计讲段子,堆芯片搞体验。你说否定科技?没道理。可一辆好车,还是得看你开着爽不爽、用着省不省心、修起来窝不窝火——再高的芯片、再贵的雷达,遇到小故障、A柱异响,谁还不是掏出手机找投诉?科技是加分,不是本事;宣传能带流量,不是最终目的。
说到底,市场着急的是啥?就是要找到那批愿意为这些“黑科技”买单且又愿意回头复购的用户。厂家秀配置,咱们看的是性价比。激光雷达和3nm芯片,这两年还会是“高配即低价”的卷王,等哪天都用腻了,厂商还得想新花样。所以,你让我评价深蓝L06这一拨的做法?我观点挺简单:
第一,适当拥抱新科技,但别被过度包装冲昏头脑。
第二,真正影响用车体验的,从来不是最亮眼的配置,而是那些沉甸甸的基本功。
科技本身没错,堆料也没错,关键看你是不是为消费者解决了问题。开车想安全、想舒适、想省心,雷达和芯片可以帮上忙,但不能替代一辆车自身硬实力。等到哪一天,大家不再因为谁带了几个雷达、谁上了几纳米芯片去争论,而是踏踏实实聊这车“开起来真顺”“几年都没小毛病”“出远门不心慌”,那才是“智驾”真正普及了的日子。
综上,你说L06厉害不厉害?厉害;你说我们就得赶着去买单吗?未必。新技术好归好,但用户的脑子更要清明;厂家的营销再凶,还得有份产品扎实做底气。
汽车圈卷到今天,配置、科技、智能化拼到天上去了,回头想想,我们买的一辆车,真的是被科技绑架,还是图个安心省心?这个问题,大家心里得留个数。别让广告牵了鼻子走,日子还得靠自己过。
技术潮流下,谁能沉下心做“用户的本分”,谁才是真赢家。
本新闻旨在引导公众树立正确价值观,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权益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修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