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放大招?2026年全固态电池量产是真是假。
奇瑞冷不丁扔出个重磅消息,说2026年就要让全固态电池量产装车。能量密度高达600Wh/kg,续航能干到1500公里,这数据直接把其他车企甩开老远。话说得这么满,到底是真有黑科技还是又来画大饼?
去年奇瑞在创新大会上玩了个绝的,当场把固态电池切掉一角,结果电池照样正常工作。这演示确实够唬人,但实验室里能做到和量产完全是两码事。现在夸口三年内就要上车,这步子迈得是不是太大了点?
从技术路线来看,奇瑞选了硫化物电解质这条路子,室温下的导电性能跟液态电解液差不多,方向倒是靠谱。安徽安瓦新能源已经搞出了300Wh/kg的工程样品,测试报告里白纸黑字写着良率和阻抗数据。不过离600Wh/kg的目标还差着一大截呢,中间要跨的坎儿可不少。
看他们最近的人才招聘就知道进度到哪了。奇瑞固态电池研究院正在疯狂招工艺和设备工程师,招聘启事上明明白白写着要在2026年达到SOP节点。这架势看着不像吹牛,但两年时间就想搞定量产,比华为比亚迪还快一年,这底气从哪来的?
跟其他车企一比就更蹊跷了。华为比亚迪最早也要2027年才能量产,上汽广汽还在忙着建产线。奇瑞直接喊出2026年试运营、2027年批量上市的口号,要么是真有两把刷子,要么就是在玩文字游戏。
成本这事儿就像拦路虎。内部测算第一批电池的成本是现在三元锂电池的三倍,注定只能用在百万级别的豪车上。普通老百姓想用?等着吧,规模上不去价格就下不来,现实就是这么残酷。
1500公里续航听起来确实诱人,从北京一路开到上海都不用充电。但电池寿命怎么样?冬天表现如何?充电速度跟不跟得上?这些关键问题奇瑞可是一个字都没提。
全固态电池被称作下一代动力电池的终极形态,全球车企都在拼命研发。日本人研究了三十年还没量产,欧美车企也在苦苦摸索。奇瑞突然跳出来说要抢先一步,要么是真有杀手锏,要么就是在放卫星。
供应链才是真正的考验。硫化物电解质现在贵得离谱,叠片设备的良率上不去,整车的热管理系统还得重新设计。这些难题想在两年内解决?业内老鸟们都等着看热闹呢。
奇瑞这波操作让人想起当年的乐视汽车,PPT做得天花乱坠,实车却迟迟不见踪影。不过奇瑞好歹有自己的工厂和产线,但全固态电池的研发难度可比造车难上十倍不止。
新能源车市场现在已经杀成一片红海,锂电池技术遇到瓶颈,大家都在找突破口。奇瑞要是真能第一个量产固态电池,立马就能封神。可要是玩砸了,那就成了第二个汉能,要被全行业当笑话看。
2026年说到就到,到底行不行很快就能见分晓。消费者们先别急着激动,让子弹再飞一会儿。毕竟在电动车这个圈子里,延期交付才是常态,按时交车反倒成了新闻。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