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宝马又拿奖了,一个叫“全球新能源汽车创新技术”的证书,听着就特别高大上,连续四年,外资独一份,排面拉满。拿奖的技术叫“驾控超级大脑”,一个听着就像是从漫威片场直接拿过来的名字,把动力、制动、转向、能量回收四大金刚硬是塞进一个盒子里,号称信号处理能力提升10倍,延迟低于1毫秒。
讲真,这操作属于什么?属于典型的,在大家都用加特林互射的战场上,你搁那儿闭关修炼,非要证明自己的内功心法才是天下第一。不务正业,典中典。
当下的车圈是什么环境?是黑暗森林,是你死我活的修罗场。前脚小米刚把桌子掀了,后脚蔚来的乐道直接把餐厅的蜡烛都给顺走了,大家都在琢磨怎么用最少的钱,堆最多的料,直接把对手的棺材板钉死。结果宝马老师在干嘛?他在非常认真地,甚至可以说是虔诚地,在研究怎么让车子过弯的时候,姿态更优雅一点。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这是一种脱离了低级趣味的,行为艺术的精神。我甚至能脑补出那个画面:战场上炮火连天,所有人都杀红了眼,比亚迪把秦PLUS价格打到798,问界M7直接把冰箱彩电大沙发变成了标配。这时候,聚光灯打过来,宝马穿着燕尾服,优雅地走上舞台,清了清嗓子说:“各位,请欣赏我最新的研究成果——《论一台车如何在时速80公里过弯时,减少0.01度的侧倾》。”
台下的同行都看傻了,心想,坏了菜了,这哥们是不是被打傻了?我们这都快要吃不上饭了,你还在研究米其林摆盘?
这个“驾控超级大脑”,本质上就是个汽车界的“雷电法王杨永信”。它用一个权力高度集中的中央服务器,去电击、去调教那四个原本各自为政的系统,让它们绝对服从,做到“指哪打哪”。理论上,这玩意儿牛逼吗?当然牛逼。毫秒级的响应,意味着你的脚刚有踩刹车的念头,车子可能已经开始减速了。这技术,放赛道上,那就是降维打击,是“写轮眼”级别的预判。
但问题来了,我们绝大多数人,开车的场景是赛道吗?不是。是早晚高峰的五环,是红绿灯路口无规则走位的老头乐,是突然从路边窜出来的外卖小哥。讲真,我每天开车最怕的不是别的,就是外卖小哥的鬼影迷踪步,那走位,三体人都算不出来。
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特斯拉,在老头乐。同理,一个驾控系统的牛逼与否,最终的考官,也不是工程师,而是那些根本不讲道理的马路活菩萨。你的系统响应再快,能快过大爷躺下的速度吗?你的动态性能控制再丝滑,能抚平加塞狗给你带来的心态爆炸吗?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你技术再牛,也得讲基本法啊。
所以,宝马这个“超级大脑”,就陷入了一种哲学困境。它是一个屠龙之术,但现实世界里根本没有龙,只有一大堆嗡嗡叫的苍蝇。你用一个准备闪电战的装甲师,去打一场治安战,浑身是劲,但就是使不出来。这感觉,就好像你苦练二十年金钟罩铁布衫,结果下山发现,大家早就改用魔法攻击了,你那身物理防御,屁用没有。
我作为一个曾经也开过宝马的中年人,非常理解宝马的执念。它骨子里就是个偏执的工程师,一个驾驶狂。它的品牌玄学,就建立在“开宝马,坐奔驰”这句古老的箴言上。它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维护这个信仰。但时代变了,大人们。
现在的消费者,尤其是新能源车的目标用户,他们真的关心你那个玄之又玄的“人车合一”吗?他们更关心的是,屏幕够不够大,沙发软不软,冰箱冷不冷,手机无线充快不快。你跟他说底盘质感,他说你有大彩电吗?你跟他说转向精准,他说你有零重力座椅吗?你跟他说前后50:50配重,他问你,这玩意儿能OTA吗?
这就很尴尬。宝马还在坚持“驾驶”这个核心卖点,就像一个修仙者,坚信只要自己金丹大圆满,就能飞升。但这个世界的规则已经变了,大家发现氪金买装备,直接成仙更快。你辛辛苦苦修炼百年,人家一个648下去,战斗力直接超过你了。就问你气不气?
宝马也不是完全不懂,所以它也在搞纯电,搞氢燃料,搞混动,什么都搞。这在公关稿里叫“多技术路径并行”,讲白了就是“心里没底,广撒网”。像一个焦虑的学生,不知道考哪科,干脆把所有科目的书都买回来堆在桌上,求个心安。
但这种“我全都要”的策略,在当下这个掀桌子式的竞争环境里,是非常危险的。因为你的资源是有限的,你的精力是有限的。当你试图在每个赛道都保持体面的时候,你的对手,正把全部身家性命都押在一个赛道上,跟你玩命。他们是真的“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但你仔细想想,是不是又有点那个意思?宝马就像一个家底深厚的武林盟主,名门正派,一招一式都有传承。而新势力们,就是一群从《道诡异仙》里跑出来的疯子,招式诡异,不讲武德,上来就自爆,突出一个“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盟主打起来,就处处掣肘。
所以,宝马这个奖,更像是一个“安慰奖”,是旧时代的同行们,对一个还在坚持传统手艺的老哥们的一种致敬。大家纷纷表示:兄弟,你这活儿确实好,真的,但是,它不卖钱啊。
当然,我们不能说宝马就彻底错了。当下的狂热总会过去,价格战也不可能永远打下去。当市场冷静下来,大家开始重新关注车本身好不好开,耐不耐用的时候,宝马这种技术上的“一根筋”,可能会成为它最坚固的护城河。这个“超级大脑”,就是它为未来准备的压缩毛巾,现在看着不起眼,等洪水来了,泡水里一展开,就是一艘诺亚方舟。
但能过,就是能过。过不了,就是过不了。
最终,买宝马的人,可能依然不是因为这个“超级大脑”。他们买的,就是那个蓝天白云标。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他们需要宝马给他们一个继续爱下去的理由,而这个听起来很酷的“超级大脑”,就是宝马递过来的最新的一份情书。
至于这份情书能不能打动那些只认冰箱彩电的新用户,我不好说。我只能说,宝马老师的精神状态,非常值得关心。在这个颠狂的世界里,一个清醒的理想主义者,往往看起来最像个疯子。这帮人是真的疯了!但宝马毕竟是宝马。你以为它在第五层,我也以为它在第五层,可能它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第几层。但它就是宝马,这个logo本身,就是最硬的道理。不服?不服你也去买一个啊。
本文内容旨在弘扬真善美,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如涉及版权或其他问题,请通过正规途径联系我们。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