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翻出家里一张发黄发脆的停车收据,背面写着“奥拓1.0,两千八,半年”,2009年末的故事。我那第一辆二手奥拓,一脚油门像踩进了棉花,推背感?不存在,找档位都跟磕拳似的。空间局促得,后座坐俩人都嫌挤。冬天玻璃一结雾得靠手擦。那车连收音机都差点哼不响,小毛病三天一小换、七天一大补。半年出头,仗着老大说熟人能介绍,老老实实又捣鼓到一辆手自一体的大众速腾1.6L。速腾那时候用料讲究点,关门声挺闷实。动力感觉呢,比奥拓强,比别的啥也不沾光,提速得等心情。逢年过节回乡下,路不平,底盘哐哐响,翻坡还是有心无力。但皮实,真皮实。现在想来,这辆大众开了小十五年,十八线县城家门口支车,漫天风沙也不叫苦,十六万多公里,把该换的油、水、带都整明白了,没啥大修。老王头(汽修那位)每年检车都说“你这大众,抄道儿堆里都不带趴窝的,省心!”
转眼两年,2022年。我这人有强迫,买车得做表格,参数、价钱、评价、甚至论坛鬼吹的段子都抄小本上。一心寻思新车,得大空间、得劲动力、能跑能玩,关键还得“靠谱杠杠的”——其实就是别像电动车那样一身巧劲儿,正事儿拉不得。身边邻居老马提了辆国产新能源,说开得方便,夜里充电就和充电宝似的。我实在犯愁这锂电池真能抗住三年夏天不衰退吗?再一个,电车换代太快,咱这小地方再咋鼓捣转手价掉得让人晕。早阵儿猎奇看林肯,听说空间无敌,结果弄得跟客厅似的中控一大块玻璃板,有点土。我媳妇嫌林肯内饰像美剧警察局,翻过一道又嫌XT6的轻混悬性不妥。群里有人安利奥迪,说Q5L开着舒服,玩高端,还不算太张扬。我实实在在对比,空间赶不上我想的。在日系那汉兰达、陆放面前停了两次脚,归根结底嫌性格不投。萝卜青菜,算是都尝过。
说探险者那会其实2023年头儿才认真考虑。店里透一眼,外形横平竖直,四四方方,有点美式大皮卡的味儿。我最怕的就是买个“德系高配,配置一大堆,双离合+EA888,不开头几万不好判断啥毛病”,特别是途昂2.0T那套,老被维修师傅说“这机器就那样,能用,但没惊喜”。探险者看了半个月,价格一点没商量,还正遇着销售在那磨嘴皮子,嘴上死不提新款要上,怕我反悔。但说真格的,有个同事死活怂恿我掏,2024年8月23日的那天下午,原地签字刷卡。头天都还不知道2025款就要上市,销售小伙子签合同特快,回头想想,买卖人艺术,服气。
探险者这机器,发动机名头挺大,听说混过“沃德十佳”,EcoBoost,2.3T,纵置高功率。销售嘴皮快,说配10AT手自一体,还比画说“大哥你数数,这个车比别人多两挡!”换挡确实平顺,低档位有一点,小顿挫自己感觉得到。底盘不是全钢的,掺了铝——西北修车的张师傅见着就感叹“省重又扛劲,这结构下乡下堡子路都不慌”,原厂双球节麦弗逊前悬挂,后边多连杆。四驱这事儿,我最初不明白有啥用,后来一次乡下雨天,不用切、直接过,连打滑都没。邻居有次看见我倒车,问怎么后轮冒烟,以为坏了,其实是牵引在分配动力。1700兆帕高强度那啥“笼”,说是能扛五倍自重,反正哥们撞过停车位水泥墩,除了吓出一身汗,车子啥事没有。
最欢喜是这个空间与视觉感受。小半年在家里院里拆二排座椅,长途出门,直接睡一宿没啥大问题。全家老小装进去,三排还能塞两小孩,小姨子怀个孕都夸后排不憋屈。高速稳如牛,120巡航转速1800,偶尔加速超车,没卡过。正赶露营热,天幕帐篷拉倒地儿,车里带空调一觉到天亮。说冷门武器,那夜视辅助其实某些车有,探险者没有,可我每次自己“练功”,都觉得高位坐姿视角补回不少盲区。我之前开惯大众鸡腿档,这探险者、旋钮档太娇气,一年都没适应,时不时“拧过头”,被媳妇笑开花。
要挑毛病也不难:中控大屏大得有点夸,尤其一开门就亮,深夜蛮扎眼睛,带鱼屏算是跟风,实际哪有多大用?无线Carplay得在2025才有,这现款连接一卡一顿。老旧车机开机自动放音乐,一边系安全带一边乱七八糟响起来,烦。还有自动启停,一说到这事汽修群都骂,谁发明的“停”拍谁家水表。倒车镜只能单边下翻,左边调完右边再自己再点,实属设计败笔。低速360全景倒车经常要手动点,不如别家的自动开启人性化。熄火人员在车厢里,老能听到底盘“嗒嗒响”,有时候像猫在底下钻,出门和邻居聊起来,他还调侃是不是装了电子老鼠。
前阵子出过仨小毛病。D档起步,一次熄火,吓一跳但后来没再犯,也许和低速工况半热启动有点关系。一次冬天早起,挂上D档,副驾驶脚底像有铁棍嘎达作响一两秒,后来找遍没发现硬物。还有一回,后尾箱死活打不开,明明有动静,灯也闪烁,按键按老半天。问过懂行的,说夏天暴晒可能液压杆临时失压,或者胶条热天黏连,过后一会自愈。
保养说来有点曲折。西北这旮旯没啥正规4S,都是市里的流动4S开着货车过来现场搞。头回看见机油倒腾,明显桶是开过封的,还劝“不许拍照,去后头歇着!”各种油交替倒,眼见全合成、半合成混进桶里。我当时嘴上没多说,后来网上买滤芯回来自己换,几十块和4S动辄一百多完全不是一个价。养护花多了冤枉钱,空调滤芯在正经网站买的还防PM2.5,师傅还说“网上假货多,咱店里贵是贵点个良心”。信与不信,各人自己掂量。
至于油耗,这车高速省油,城市路况和我所在小县路况比较好,一年不到一万四公里,都是合着温和开车,油耗9-10L都属正常,还和季节油品关系大。行车电脑显示8.6L/100km,自己算的账差不多少点。用群友的话说,“你这表就图个乐呵,真心算心里有数。”买了快一年基本都是中石化加,黄灯亮了才加,油价涨了涨,但勉强能接受。
对了,有冷门配置糊涂着骂,比如有个带迎宾灯,打开车门地面下投个“大福特”,小朋友每次下车脚都得踩着才愿走。座椅加热冬天实用,夏天通风没多大感觉,可能西北没这讲究。节车区师傅还说,他帮外地一客户搞过一次自适应远近光调试,探险者这个自动功能在他的维修笔记里算不上灵敏,偶有晃人情况。
一晃手上车钥匙磨出包浆,也有人揶揄说探险者“大块头过时了,再过三五年准掉价”。但体型、通过性,就算回头再选一回,还真未必想换成别的。去年的事今年起黄土;偶尔朋友圈私聊,有云南的车友发视频,探险者进了茶山泥拐弯地,三个轮穿沟,一轮实地,愣是没趴窝,回家就多洗了两次底盘。
有空路过县城菜市场,偶遇那辆曾和我一起排队验车的大众速腾。俩老人开得还挺精神,车头贴着去年贴残的交强标。我心里盘算,那辆车十五年前也算拉过风,现在在旧车市场估计不过五六千块,谁说不是另一种“皮实”的证明?命运的事儿,回头没法讲。探险者这一年陪着上下班、县里折腾,也就这样了——新老两代车就搁家门口,相看也无言。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