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最近的操作,突出一个左右互搏,精神分裂。
这边新车嗷嗷叫,那边老将直拉胯。你看那腾势N7,搞个什么橙色车厢特殊油漆,号称订单接到手软,但交付跟便秘一样,纯纯吊着消费者胃口,玩儿的就是一个“不务正业”。方程豹那边豹5豹8听着像亲兄弟,一起上阵看着是挺热闹,但这种热闹,更像是一个大家族突然发现外面还有一堆私生子,都回来认亲了,一时间不知道谁该坐主桌。
最典中典的是海狮06,一个15万级别的车,每周卖7000多辆,直接把纯电市场的水搅浑了。这操作,就是典型的“掀桌子式竞争法则”——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它对着吉利银河L6打,对着自家兄弟也打。这车一出,本来应该在王朝网卖的宋PLUS直接就傻了,本来海洋网里自己玩得好好的,现在突然空降一个大哥,定位、客群、价格全都撞得稀碎。你说这叫什么?这叫自爆卡车直接开进了自家食堂。
经销商现在的心态,估计比三体人还难理解。前脚刚跟客户吹完腾势的豪华,后脚就得解释为什么车迟迟不到。刚把宋PLUS的优惠政策背熟,转头就要跟人讲海狮06的牛X之处。左手是王朝,右手是海洋,头顶上还飘着个方程豹,就差来个仰望给你凑一桌麻将了。这已经不是卖车了,这是在修仙,经销商每天都在渡劫,今天不是被客户的口水淹死,就是被自家产品线的精神分裂搞死。简直要把人逼疯!
这种混乱,根源在哪?在比亚迪那颗躁动的心。它既想要面子,又想要里子;既想当奔驰那样的“品牌玄学”大师,又舍不得秦PLUS冠军版带来的泼天富贵。结果就是,高端品牌需要精心呵护的“信仰”,被自己“998”的兄弟一榔头敲得粉碎。你想想,一个刚买了仰望U8的大哥,出门右转看到比亚迪4S店门口拉着“秦PLUS震撼价79800”的横幅,他心里是什么滋味?他感觉自己维护的信仰,像个压缩毛巾,一沾水就现了原形。
讲真,我有时候去逛商场,看到一堆新势力logo,感觉自己像个文盲,一个都不认识。世界变化太快了。
然后我们再聊聊那个所谓的垂直整合,那个传说中的“金钟罩铁布衫”。现在怎么样?电池不够用了。这就好比一个传说中的雷电法王,号称能召唤九天神雷,结果打团的时候发现自己蓝条不够了,只能搓几个小火球,你说尴不尴尬?海鸥这种小车,本来是走量的,现在因为电池产能要优先供给那些“大爷”,直接被打入冷宫,库存堆积如山。这就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只不过朱门和路边,都是他自家的。
我作为一个中年人,其实特别能理解这种拧巴。就像人到中年,一边想养生,一边又忍不住熬夜点烧烤。比亚迪就是这个状态,它想冲高,想讲故事,想搞“技术崇拜”,但身体最诚实的反应还是“价格战”。云辇、易四方这些技术,听着都像是修仙小说里的功法秘籍,什么“一步登天”、“斗转星移”,听着都厉害。但问题是,这些秘籍最后没变成订单,就等于是在说胡话。
自动驾驶的终极奥义不在于激光雷达和算法,而在于能不能躲开一个逆行的老头乐。同理,一个车企的技术再牛,最后都要落到“能不能造出来”、“经销商能不能卖出去”、“用户能不能爽到”这三个最朴素的问题上。造不出来,就是PPT;卖不出去,就是库存;用户不爽,就是一坨工业垃圾。但能过,就是能过。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但你别说,还真他妈有点那个意思。
年底冲量,每个月要卖45万辆才能完成目标。这是什么概念?这是闪电战,这是饱和式攻击。但现在的问题是,你的后厨(供应链)已经起火了,你的毛细血管(经销商网络)已经堵塞了,你还想让前线的士兵发起总攻?这不叫勇敢,这叫颠了。
你看,比亚迪的整个盘面,就像一个正在高速旋转的陀螺,外面看着光鲜亮丽,嗡嗡作响,但里面已经出现了无数道裂纹。新车型的成功,暂时掩盖了老车型的衰退和内部管理的混乱。但这种掩盖,能持续多久?明年,五菱和长安的MPV就要来背刺了,800V高压平台的新车也要下饺子了,方程豹独立渠道能不能活下来还是个未知数。每一个都是一道天雷。
所以比亚迪的未来会怎样?谁知道呢。也许这种混乱本身就是一种新的秩序,一种属于“卷王”的混沌修仙法。只要能把对手卷死,自己内伤吐点血,又算得了什么?毕竟,在汽车这个黑暗森林里,活下来,比活得好看重要多了。就问你怕不怕?
本新闻旨在引导公众树立正确价值观,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权益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修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