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阿维塔最近公布的九月销量,一万一出头,连续七个月破万,这事儿本身不稀奇,现在每个月不出个销量战报的车企,都显得不太合群。但稀奇的是,在所有人都把“以用户为中心”这句口号盘到包浆的时候,阿维TA好像真把它当回事儿了,而且是那种有点走火入魔的当回事儿。
这感觉就像什么呢?就像修仙小说里,所有人都按部就班炼气筑基金丹元婴,突然有个哥们说,我不修了,我直接去研究所有修士的“心魔”是什么,然后专门卖“渡劫保险”。阿维塔现在干的就是这个事,它不跟你卷那些虚头巴脑的参数,它直接开始精准狙击用户的“痒处”。这是一种掀桌子式的打法,核心思想就一句话: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
先看第一个痒处,一线城市通勤族的精神内耗。每天被老板和PPT折磨得只剩半条命,下班了还得跟一群车在充电站玩抢车位版的“绝地求生”,好不容易抢到了,一两个小时就耗那了。回到小区,地库里又得玩半小时“华容道”。这哪是痛点,这简直是当代酷刑。
别的车企怎么干?加大加大加大电池,优化优化优化充电曲线。是是是,都对,但都是隔靴搔痒。阿维塔06怎么干的?不装了,摊牌了。纯电版直接给你上全域800V,官方说法是20分钟从30%到80%,翻译过来就是一顿饭或者一根烟的功夫,电充满了。这还没完,最骚的是华为那个乾崑ADS 4,它搞了个“车位到车位P2P 2.0”。这是人话吗?这不是。翻译过来就是,你在公司楼下跟车说一句“我要回家”,然后你人就可以走了,车自己开到地库,自己找车位,自己停进去。这哪是智能驾驶,这简直是给你配了个不要工资还24小时待命的赛博司机。讲真,就冲这个,谁不心动?谁?
自动驾驶的终极奥义是什么?不是在空无一人的高速上跑200迈,而是在下班高峰期,能精准预判一个从路口鬼探头出来的“老头乐”。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所以说,技术的伟大不在于实验室里的参数有多牛,而在于它能不能让你在身心俱疲后,少操一点心。从这个角度看,阿维塔算是开窍了。
再看第二个痒处,中年家庭用户的长途恐惧症。但凡家里有娃的,跑个长途跟渡劫一样。续航焦虑只是第一层地狱,更深层的是,孩子在后排因为噪音睡不着开始哭闹,而你因为连续开三个小时车腰快断了,心态直接爆炸。
这时候,阿维塔06的增程版就登场了。它的逻辑非常光棍:我承认,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充电桩的分布就是一门玄学。所以我给你330公里的纯电续航,让你在市区里当个安静的电车美男子。真要出远门了,对不起,我还有个发动机,加油站总比充电桩好找吧?这叫什么?这叫不跟你谈理想,只跟你谈现实。
更绝的是它的静谧性。官方说用了30多项降噪技术,还有什么行业唯一的增程器降噪控震技术。这些黑话听不懂没关系,效果就是,它想给你造一个移动的“金钟罩铁布衫”。外界的喧嚣,增程器的嘶吼,统统给你隔绝掉。坦白说,不管车多安静,你也躲不开后排那句灵魂拷问:“爸爸我们到了吗?”有些难题,技术是解决不了的。但这至少能让你在崩溃的边缘,多挣扎一会儿。这就是中年人的仁慈。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把阿维塔形容成一个刚出新手村就想去单挑最终BOSS的疯子,好像有点过分,但你仔细想想,这市场现在不就是这个德行吗?
最后,还有一个隐藏的痒处:对新技术的恐惧。很多人不是不需要智能驾驶,是怕那玩意儿比考驾照还复杂。你跟一个开了20年手动挡的老司机讲“激光雷达”和“BEV感知”,他看你的眼神就像在看一个外星人。
阿维塔干脆搞了个“智能驾驶引导模式”。第一次用,车机像个驾校教练一样,手把手语音加动画教你怎么用。用错了,它还会温柔地提醒你。这态度,简直就是把用户当“宝宝”来哄。同行看了也得傻,我们还在卷技术,你倒好,直接去卷用户体验的“幼儿园”阶段了。但效果是立竿见影的,45岁以上用户选配高阶智驾的比例,直接干到了行业均值的快两倍。这说明什么?说明不是大爷们不爱高科技,是高科技没把大爷们当人看。
所以你看,阿维塔这一套组合拳打下来,销量增长就成了必然。它不是在造车,它是在做一道道精准的“应用题”。通勤的、家用的、年轻的、年长的,每一个群体的痒处,它都给你挠得明明白白。当然,所有这些,都只是今天的剧本。在这个如同“道诡异仙”一般混乱扭曲的汽车市场,明天可能就有个品牌直接宣布买车送一套房,然后整个牌桌的玩法又都变了。
所以,阿维塔的路线是对的吗?天知道。在这个黑暗森林里,活下来的,就是对的。讲道理,是死得最快的一种方式。要么成仙,要么成盒,阿维塔选择了前者,至少在姿态上是这样。
我们坚持传播有益于社会和谐发展的信息,如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正规方式联系我们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