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程车买了九个月,后悔了,真实体验分享

最近,一篇名为《增程车买了九个月,说实话我后悔了》的文章在网上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

一看到这个标题,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可能都是:“看吧,我就说这增程车不靠谱,又一个车主出来现身说法了。”大家似乎已经准备好了一场关于新能源车“割韭菜”的讨论。

然而,当我们耐着性子读完整篇文章后,才发现这其中的“后悔”,并非我们想象中的那种后悔,而是一种带着惊喜和感慨的“后悔没早买”。

增程车买了九个月,后悔了,真实体验分享-有驾

今天,我们就以一个普通旁观者的视角,来详细聊聊这位零跑C16车主分享的真实经历,看看增程车在咱们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存在。

这位车主进行了一次长达六天的自驾旅行,从兰州出发,途经甘肃的定西、天水、陇南、平凉等地,总行程达到了1800公里。

对于任何一辆家用车来说,这样一次长途跋涉都是一次全面的大考,考验的不仅仅是车辆的性能和可靠性,更是实实在在的用车成本。

而这位车主晒出的账单,可以说是这次分享中最具冲击力的部分。

在这次1800公里的旅途中,他的总能源花费为:电费189元,油费35.2元。

两项相加,总计是224.2元。

我们来做一道简单的算术题,用224.2元除以1800公里,得出的结果是每公里大约0.124元,也就是一毛二分钱多一点。

这是什么概念?

如今在城市里骑一次共享单车,前十五分钟免费过后,半小时也要一块五。

开着这么大一台车,载着家人和行李,跑一公里的成本,竟然比很多人步行去买瓶水还要便宜。

这种成本优势是颠覆性的。

车主自己也做了个对比,他以前开的那台燃油轿车,70升的油箱,跑同样的路程,至少需要加两次油,油费开销轻松超过1100元。

现在,同样的路,同样的风景,出行的能源成本连过去的三分之一都不到。

这笔账算下来,任谁都会拍着大腿感叹,这车换得太值了,甚至会埋怨自己为什么不早点换,白白多花了好几年的油钱。

这,就是他“后悔”的真正来源。

当然,我们看问题不能只看一面。

省钱固然是天大的好事,但如果为了省钱而牺牲了驾驶体验,那也得不偿失。

这位车主也坦诚地分享了增程车在使用中的一些弊端。

首当其冲的就是增程器启动时的噪音问题。

增程器,说白了就是一台小型的发电机,它的工作就是烧油给电池充电。

当车辆电量较低时,它就会自动启动。

车主描述,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由于风噪和胎噪本身就比较大,增程器的声音并不算明显,很容易被忽略。

可一旦车辆行驶在相对安静的国道或者乡间小路上,那持续的“嗡嗡”声就变得格外清晰,甚至让他感觉“简直就是一种折磨”。

这一点非常真实,对于那些追求极致静谧驾乘感受的人来说,这确实是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

增程车买了九个月,后悔了,真实体验分享-有驾

另一个问题是,在电池电量不足、增程器介入工作时,能感觉到车辆的动力响应有轻微的下降。

这个现象也很好理解,因为此时发动机的主要任务是发电,供给驱动电机的功率会受到一定影响,车辆的极限加速能力自然会不如满电状态下那么迅猛。

不过,这位车主也提到,他个人的驾驶习惯比较温和,在高速上基本保持110公里/小时左右的速度巡航,所以这种细微的动力变化对他日常驾驶的影响并不大。

对于大多数家庭用户而言,很少会有人时时刻刻都用地板油去开车,因此这种特定工况下的动力衰减,在绝大多数场景下是无感的。

说完了这些不完美之处,我们再来看看增程车带给他的,除了省钱之外的另一大核心优势——彻底消除了里程焦虑。

对于纯电动车的车主来说,节假日跑长途往往是一场“智勇大冲关”。

他们需要提前规划好沿途的充电站,时刻关注着剩余电量,到了服务区还要面临可能排长队充电的窘境。

而增程车主的心态就从容多了。

有充电条件的时候,就把它当成一台纯电动车来用,在服务区充个电,不仅成本低廉,还能顺便让驾驶员休息一下,缓解疲劳,保障行车安全。

就像这次旅行中,车主在服务区充电,虽然包含了较高的服务费,但综合下来每公里电费也就一毛五分钱。

而一旦遇到充电不方便或者赶时间的情况,也完全不用慌张,随便找个加油站,几分钟就能“满血复活”。

增程车买了九个月,后悔了,真实体验分享-有驾

这种“可油可电”的灵活性,是增程车最打动人的地方。

它让车主既能享受到电驱动带来的平顺、安静和低成本,又保留了燃油车补充能源的便捷性。

从车主这次1800公里只花了35.2元的油费来看,绝大部分路程他都是用电驱动的,燃油只是作为一种应急和补充手段。

计算下来,即便是在馈电状态下用油行驶,其油耗也仅为百公里3.2升左右,这个数据甚至比很多以省油著称的日系混合动力车型还要优秀。

这种从容不迫的出行底气,是纯电车和纯油车都无法比拟的。

最后,车主还提到了一个非常贴近生活的优点,那就是零跑C16巨大的后备箱空间。

他甚至说自己一直把这台车当成四座车来用,将第三排座椅放倒后,形成了一个平坦而巨大的储物平台。

这次旅行归来,光是后备箱里的行李和特产,就让他用露营小推车来回拉了两趟才搬完。

对于中国的家庭用户来说,车辆的装载能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量因素。

无论是逢年过节回老家,还是周末带孩子去郊游,一个“能装”的后备箱,都能显著提升出行的幸福感。

总的来看,这位车主的经历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真实且有价值的参考。

增程车并非完美无缺,它有噪音、有特定工况下动力减弱等小缺点,但它的优点同样突出:极致的低成本、彻底告别里程焦虑的灵活性,以及满足家庭需求的大空间。

对于生活在中国这样幅员辽阔、各地充电设施发展不均衡的国家的大多数普通家庭来说,增程技术或许不是最尖端的,但它无疑是一种非常聪明、非常务实的解决方案。

它精准地抓住了消费者既想要电动化的好处,又害怕被续航束缚的矛盾心理。

这位车主口中的“后悔”,实际上是对这种更经济、更自由的出行方式的一种相见恨晚的肯定。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