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2581亿,背靠华为闷声发财,赛力斯将超奇瑞,成为港股最大车企IPO

大家好,我是奕见。

赛力斯要港股上市了!

就是那个和华为深度绑定,造出问界M7、M8、M9,霸榜豪华新能源汽车的赛力斯。

老牌车企奇瑞汽车,在9月底以91.45亿港元的募资额,摘得港股年内最大车企IPO的桂冠。

如果赛力斯成功上市,很可能打破奇瑞的纪录。

市值2581亿,背靠华为闷声发财,赛力斯将超奇瑞,成为港股最大车企IPO-有驾

文|奕见

编辑|《奕见谈》

图|网络

9月25日,赛力斯官宣,获得中国证监会的准生证,允许它发行不超过3.31亿股H股。

10月13日,港交所传来喜讯:赛力斯已通过上市聆讯。

这意味着所有的前期审核关卡都已通过,就差最后一步敲钟了。

这流程是相当快啊,看得出市场对这家对这家新能源巨头的期待。

截至10月21日,赛力斯在A股的市值已经高达2581亿元人民币,已经远远超过了同期许多传统车企。

市值2581亿,背靠华为闷声发财,赛力斯将超奇瑞,成为港股最大车企IPO-有驾

资本市场的嗅觉是最灵敏的。

奇瑞汽车91.45亿港元的纪录看似很高,但在赛力斯强大的品牌势能和市场热度面前,这个纪录被刷新,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

赛力斯的故事,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式逆袭。

它的掌舵人张兴海,用三次关键决策,把企业带到了今天的高度。

1986年,23岁的张兴海凑了8000块钱,在重庆创办了凤凰电器弹簧厂。

那时候,国内电器里用的小小弹簧,都要依赖从日本进口,一根要1美元,还容易坏。

张兴海不服气,带着团队埋头攻关。

不到一年,他们竟然真的研发出了替代品,单价还不到1块钱人民币!

凭借极致的性价比,这个小厂迅速占领了全国90%的市场份额,完成了最初的资本和技术积累。

市值2581亿,背靠华为闷声发财,赛力斯将超奇瑞,成为港股最大车企IPO-有驾

做完电器弹簧,张兴海又把目光投向了汽车行业。

他先是给长安微车供应座椅弹簧,接着又造起了摩托车。

2003年,他做出了一个更大胆的决定:与东风汽车合资,成立了东风渝安,生产东风小康微面。

这款车凭借皮实耐用、价格亲民,迅速火遍大江南北,连续十年稳坐全国微车市场前三。

可以说,在那个年代,东风小康就是无数个体户和小老板的创富神器。

市值2581亿,背靠华为闷声发财,赛力斯将超奇瑞,成为港股最大车企IPO-有驾

就在燃油车业务如日中天的时候,张兴海嗅到了危机。

他判断,燃油车迟早产能过剩,而新能源才是未来。

当时,新能源汽车还饱受质疑,销量惨淡。

但张兴海几乎赌上了全部身家,毅然转型。

他斥资数十亿在重庆建智慧工厂,收购了特斯拉联合创始人的电池公司,并且孤注一掷地研发当时还很冷门的增程式技术。

这一把赌对了。

2021年,他与华为开启跨界合作,双方从研发、制造到销售、服务进行全面赋能。

年底,问界品牌横空出世。

问界系列一推出就成了爆款,仅用15个月就下线了10万辆新车,创下了当时新能源品牌的最快纪录。

而去年问界新M7的“起死回生”和M9的“上市即王炸”,更是让所有人见识了华为赋能的强大威力。

市值2581亿,背靠华为闷声发财,赛力斯将超奇瑞,成为港股最大车企IPO-有驾

今年新推出的问界M8,更是火爆,月销2w+,稳坐销售额40w+的销量榜首。

长期以来,全球高端汽车市场是BBA的天下。

而赛力斯的问界系列,几乎是凭借一己之力把BBA拉下神坛。

谈到赛力斯的成功,华为是一个绝对无法绕开的话题。

可以说,是华为亲手将赛力斯从二线车企,托举到了聚光灯下。

问界车型搭载的华为ADS智能驾驶系统和鸿蒙座舱,成为了它碾压同级别对手的核武器。

在消费者心中,华为技术就是高级、好用的代名词。

华为遍布全国的线下门店,瞬间为赛力斯打开了超过1200个高端销售网点。

这相当于赛力斯一夜之间拥有了成熟的销售体系,省下了天文数字的渠道建设成本和漫长的时间。

市值2581亿,背靠华为闷声发财,赛力斯将超奇瑞,成为港股最大车企IPO-有驾

效果是立竿见影的。

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问界品牌的销售收入占到了赛力斯总营收的90.3%!

说问界是赛力斯的命根子,一点也不为过。

为了绑定华为,赛力斯也在资本层面不断加码:先花25亿从华为手里买回问界商标,又斥资115亿入股华为旗下的引望智能(华为车BU的载体),以确保自己能优先获得最顶尖的智能驾驶技术。

不过,深度绑定也意味着风险暗藏。

华为的朋友圈在扩大:鸿蒙智行旗下,现在有问界、智界、享界、尚界、尊界五大品牌。

华为的亲儿子多了,资源自然要平衡。

赛力斯问界以前是独宠,现在可能要雨露均沾了。

华为与长安、广汽等在智能驾驶上的合作,也让赛力斯感受到了内部赛马的压力。

市值2581亿,背靠华为闷声发财,赛力斯将超奇瑞,成为港股最大车企IPO-有驾

赛力斯集团超过九成的营收靠问界,这是巨大的优势,也是巨大的隐患。

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微降4.1%,就是因为问界M8上市前,消费者持币待购,导致一季度销量下滑。

一款主力车型的换代,就能影响整个集团的业绩,这无疑是一种甜蜜的负担。

赴港上市,对于赛力斯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起点,承载着公司走向全球、突破天花板的野望。

根据计划,此次IPO募资的70%将用于研发,20%用于海外市场和充电网络。

这说明,赛力斯非常清楚自己的短板和未来方向。

目前,赛力斯的海外收入规模还很小。

但问界系列已经在中东、欧洲等地开始预售和展示。

市值2581亿,背靠华为闷声发财,赛力斯将超奇瑞,成为港股最大车企IPO-有驾

一旦在港股上市,获得了国际资本的背书,赛力斯在海外市场的信任度和知名度将大大提升,复制国内的成功并非没有可能。

赛力斯正在拼命推新车型。

问界M8、新M7上市即爆单,计划于2026年推出的问界M9L(长轴版)将直接冲击60万以上的超高端市场。

同时,公司还与火山引擎合作,布局智能机器人赛道,寻找第二增长曲线。

随着海外市场的拓展,赛力斯的前景,依然让人期待。

我是奕见,3年自媒体创业,10年写作生涯,只做一件事:深挖互联网人物、品牌、事件背后的故事!谢谢你看我的文章,下次见!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