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车企抢芯片,绕不开的“中国谈”背后藏着什么?

最近,荷兰政府突然翻出1952年的冷战老法《商品供应法》,强制接管中资企业闻泰科技旗下的安世半导体,冻结其资产和知识产权一年。这一操作直接把全球车企推入芯片供应危机——安世半导体的芯片广泛应用于汽车零部件,从日产、奔驰到本田、巴西车企,纷纷拉响缺芯警报。

全球车企抢芯片,绕不开的“中国谈”背后藏着什么?-有驾

日产透露芯片库存只够撑到11月第一周,本田已暂停墨西哥工厂生产,巴西官员警告两到三周内可能停产。欧洲汽车协会更是直指“替代供应商需数月才能建库存”。更微妙的是,这事儿发生在美国9月29日出台出口管制新规、把闻泰科技列入实体清单之后——明摆着是政治手段卡供应链脖子。
现在,从车企到政府都在满世界找芯片,可绕来绕去,最终都得跟中国坐下来谈。德国经济部说“与中国合作促进经济利益”,欧盟官员承认“中欧关系恶化,没有快速解决方案”。连荷兰分析师都直言:欧洲被夹在美中之间,安全靠美国、经济靠中国,根本无法两全。

这事儿说白了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荷兰政府用冷战老法打压中资企业,表面看是“国家安全”旗号,实际是配合美国搞技术封锁。可问题是,全球化的供应链早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汽车芯片不是想换就能换的——技术认证、供应链调整哪样不要时间?更别说中国在稀土、半导体领域的话语权了。
再看看车企的反应:日产急得直挠头,奔驰CEO直接说“得靠政治途径解决”,通用假装“产量未受影响”却被戳穿。大家心里都清楚:绕开中国谈芯片?门都没有!
更讽刺的是,欧盟一边嚷嚷着“去风险”,一边又得跟中国搞联合采购、战略储备。这不是打自己的脸吗?所谓“去风险”,到头来成了“去不掉中国”的尴尬。
说到底,这就是一场“政治绑架经济”的闹剧。荷兰政府为了讨好美国,不惜牺牲本土企业利益;美国想用出口管制卡中国脖子,却让全球车企陪葬。可他们忘了,市场经济讲究的是契约精神和效率,政治操弄只会让供应链更脆弱。

这次芯片危机,暴露的不仅是供应链的脆弱,更是“政治挂帅”的荒诞。当全球车企都在为芯片奔走时,当德国经济部不得不向中国“求合作”时,我们更该看清:在全球化时代,合作共赢才是正道,搞“脱钩断链”只会让所有人付出代价。
你怎么看这次芯片危机?是政治操弄的必然结果,还是全球供应链的警钟?评论区等你开聊!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