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销量一出来,一堆人就炸了,说上汽把比亚迪给办了,单月多卖了四万多台,看这架势,比亚迪要坏了菜了。
每次看到这种评论,我都觉得特别逗。
这是一种典型的学生思维,觉得考试就是算总分,谁高谁牛逼。
但真实的世界,尤其是现在的车圈,根本不是考试,而是大逃杀。或者说,是一场大型的修仙真人秀,大家比的不是谁的境界高,而是谁能活到最后,把别人都熬死,自己飞升。
所以,一个月的人头数领先,算个屁。
王传福看到这个数据,你觉得他会心态爆了?不可能的。我猜他当时的表情,就跟我家猫看到我给它换了个新猫抓板一样,内心毫无波澜,甚至还有点想笑。因为他根本就没在跟你玩同一个游戏。
别人在抢着吃桌上的菜,他想的是怎么把整个餐厅盘下来,自己当老板,顺便把其他吃饭的都赶出去。
你嚷嚷着比亚迪被反超,但你没看到,方程豹和仰望这两个“不务正业”的玩意儿,一个销量涨了三倍,一个涨了一倍半。
这是什么概念?
这意味着,当大家还在为了一万块的优惠券打得头破血流的时候,比亚迪已经开始在另一个次元卖压缩毛巾了。平时看着不起眼,一给钱,就能瞬间膨胀成一个百万级的移动堡垒。
这就很玄学。
买仰望和方程豹的人,图的是什么?性价比?别逗了。他们图的是一种“我信了”的感觉,是一种“国货也能原地起飞”的信仰充值。这种感觉,跟当年果粉排队买iPhone4是一回事。你跟他说诺基亚耐摔,他只会觉得你很可怜。
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所以,嚷嚷着比亚迪下滑的人,跟劝奔驰车主去买性价比的人,本质上是一类人。他们不懂,对于某些品牌和某些用户来说,价值的锚点,早就不是产品本身了,而是一种精神图腾。奔驰最值钱的是那个三叉星,比亚迪现在最值钱的,是“干翻合资”这个故事本身。
再说说出海。
很多人觉得出海嘛,就是把车卖到国外,没什么了不起。
是是是,说得轻巧。
这根本不是卖车,这是在进行一场“闪电战”。当大众丰田这些老牌贵族还在中国这个主战场被人打得节节败退,销量跌得跟自由落体似的,比亚迪已经悄悄开了个“任意门”,直接空降到了中东、拉美这些敌人的大后方。
而且它不是去倾销垃圾的,它的价格直接对标特斯拉和大众。就问你怕不怕?
凭什么?
就凭它那个已经快修成金钟罩铁布衫的供应链。
我作为一个中年人,特别能理解这种安全感。这就好像别人家天天点外卖,吃得都是料理包,时好时坏,外卖员堵路了就得饿肚子。而比亚迪是自己家从种菜、养猪、磨面到颠勺一条龙全包了。外面洪水滔天,他家厨房照样能开席。
别人缺芯片,停产。比亚迪不缺,加大加大加大。
别人电池不够用,涨价。比亚迪的电池多到可以卖给同行,含泪赚队友的钱。
这种感觉,就像你在玩一个策略游戏,你开的是无限资源模式,而你的对手还在吭哧吭哧地砍树挖矿。这仗还怎么打?三体人看了都得气活过来,直呼这玩家开挂。
写到这我得说一句,把王传福比作开了挂的玩家,可能有点夸张,但你看看他干的事,你再品品,是不是内味儿就对了?
所以,现在这个局面,特别拧巴。
整个行业都在换赛道,新能源占比都快一半了,燃油车那帮老炮儿一个个都跟霜打了的茄子一样。特斯拉呢,不装了,摊牌了,Model Y一降价,利润比脸都干净。它在用利润换市场。
但比亚迪在干嘛?
它在玩一种很新的东西,叫做“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
从海鸥、秦PLUS这种十万块的入门级电车,到方程豹、仰望这种百万级的“玄学法器”,它把整个价格带给你塞得满满当当。
这就很恐怖了。
这不叫产品矩阵,这叫天罗地网。
逻辑就是,最好的防守不是进攻,而是直接把战场给你炸了。如果说之前小米入场是把蛋糕切走了一大块。那比亚迪现在干的事,就是把桌子掀了,然后告诉所有人,以后谁想吃饭,都得从我这里买碗。
看着这些车企打来打去,我想起了小时候我哥抢我游戏机手柄,逻辑是一样的,我玩不了,你也别想玩。
所以别再盯着那个单月销量了,没意义。
比亚迪今年目标四百五十万辆,要是后面几个月努努力,冲到四百八十万辆都有可能。这个数字,比特斯拉去年多了一倍。这是什么?这不是销量,这是在改写历史。
它真正的对手,从来不是这个月谁比我多卖了几台车。
它的对手,是如何稳住神仙打架牌桌上的地位,是如何把海外那些难啃的骨头啃下来,是如何在智能化这个大后期英雄的养成上,不被人甩开。
讲真,这帮新势力天天喊着用户体验,最后还不是回到最原始的王八拳互殴!烦不烦!
所以,每次看到比亚迪不吭声,我就知道,它又在憋大招了。
你以为它在睡觉,其实它在渡劫。
所以比亚迪的最终对手到底是谁?是特斯拉?是丰田?都不是。它的对手是物理定律和人类的贪婪,以及那些永远觉得国产车标不值钱的人的执念。这场战争,不是靠打赢的,是靠熬赢的。
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目前来看,王传福的修仙之路,走得还挺顺。
本报道以促进社会进步为目标,如发现内容存在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我们将严肃对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