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捷途把车开进鱼缸,它颠覆的不是技术,而是生存法则

讲真,最近的车圈发布会,越来越像一场大型行为艺术展。尤其是当奇瑞的捷途端出这个纵横G700的时候,我感觉太阳都要一个趔趄。单点爆破,直接说核心,就是安徽车展上,捷途把一台三十多万的车,开上45度坡,然后直接怼进一个1.2米深的大鱼缸里泡着。泡完澡,擦擦干,还能继续开。

当捷途把车开进鱼缸,它颠覆的不是技术,而是生存法则-有驾

这叫什么?这不叫技术展示,这叫“不务正业”的极致升华。正常人谁会把自己的车当潜水艇开?没有。但捷途就是要告诉你,我的车,不但能走烂路,还能在龙王爷的办公室里开party。这种操作,就是典型的“不装了,摊牌了”,直接把产品力中最极端、最用不上的那个点,放大成一个神话,一个图腾。同行看了也得傻,你跟我聊风阻系数,他直接去水族馆表演渡劫,这怎么比?

当捷途把车开进鱼缸,它颠覆的不是技术,而是生存法则-有驾

这背后是一种掀桌子式的竞争法则。现在的市场已经不是请客吃饭了,是你死我活的黑暗森林。以前大家还讲点武德,你出个新功能,我降个价,都还在一个牌桌上玩。现在捷途这种玩法,是什么?是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如果说之前友商们是把蛋糕端走了,那捷途这个G700就是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放过,吹灭了还要揣兜里带走。最好的防守不是防守,是直接把餐厅给爆了。

他们现场说什么“曾经世界定义我们,今天我们定义世界”。听着是挺热血,但翻译过来就是,以前我们跟着BBA和路虎屁股后面学,现在我们不学了,我们准备让他们没学可上。4.6秒破百的电混,配三把锁,空气悬挂,涉水970mm,这堆参数堆在一起,卖三十多万。这不是在卖车,这是在用钱和技术扇所有传统豪华越野品牌的脸。就问你怕不怕?

我作为一个中年人,见过太多PPT上的天花乱坠。但这种直接把车扔水里的“物理说服”,有种返璞归真的暴力美学。它解构了所有高大上的技术名词。你跟我讲什么鲲鹏超能混动CDM-O,我听不懂,但你把车开进水里,我看得懂。你跟我吹什么纵横云台越野底盘,我没感觉,但你告诉我这车能在水里憋气,我瞬间就记住了。

这就是一种反技术崇拜的民粹解构。自动驾驶的终极奥义不在特斯拉的实验室里,而在中国的“老头乐”大军里。只要老头乐敢横穿马路,你的激光雷达再多也得叫爸爸。同理,越野的终极形态,不是在撒哈拉沙漠里穿越,而是在一个发布会现场的鱼缸里表演静默潜伏。因为前者99%的用户一辈子都遇不到,而后者,能让每一个潜在用户在吹牛的时候有素材。你看,我这车,能当船开。

当捷途把车开进鱼缸,它颠覆的不是技术,而是生存法则-有驾
当捷途把车开进鱼缸,它颠覆的不是技术,而是生存法则-有驾
当捷途把车开进鱼缸,它颠覆的不是技术,而是生存法则-有驾

当然,我们也要承认品牌玄学的存在。会买奔驰G的人,你就算把一台能飞的G700摆在他面前,他可能还是会选奔驰。为什么?因为奔驰最值钱的不是车,是那个三叉星辉本身。这是一种信仰,一种“我开的不是车,是身份”的自我催眠。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特斯拉也是同理,马斯克就算明天宣布造火箭的技术下放到Model 3上,会买蔚来的人还是会买蔚来,因为他们要的是服务和社区。

当捷途把车开进鱼缸,它颠覆的不是技术,而是生存法则-有驾

捷途现在干的事情,就是试图用科学去破除玄学。用一套看得见摸得着的、甚至有点荒诞的硬核指标,去建立一种新的“技术信仰”。他们甚至给你配了外挂制氧机和AED急救包。这是什么思路?这是生怕你去越野的时候,不是车不行,而是人不行了。三体人看了都气活了,我一个水滴灭你一个舰队,你一台车居然考虑到了车主本人的生命体征。格局,这就是格局。

当捷途把车开进鱼缸,它颠覆的不是技术,而是生存法则-有驾
当捷途把车开进鱼缸,它颠覆的不是技术,而是生存法则-有驾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但整个车圈的行为艺术难道不蠢吗?大家都在用尽全力,去表演一种“我很强”的状态。G700这个车,从产品力上看,确实是把能给的都给了,加大加大再加大,成了一个技术上的压缩毛巾。但这种极致的堆料,也透露出一种深刻的焦虑。我必须把所有东西都给你,才能让你看我一眼。这简直就是疯了!

可是,这种疯,在当下的市场里,就是唯一的活路。要么成仙,要么成盒。捷途选择了渡劫飞升。它把座舱搞得像个移动的神龛,Nappa真皮,莱斯康音响,四块大屏幕,这是为了让你在穿越无人区的时候,也能享受到城市里的一切浮华。这是一种很拧巴的设定,用最奢侈的方式,去玩最原始的野性。

但说实话,这种定价和配置,也散发着一种“求求你看看我”的能量。它在用一种近乎自爆的方式,告诉市场,我来了,我很强,我很便宜。它成功了吗?从盲订两万多的数据看,至少第一步是成功的。它用一场精彩的马戏,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但马戏终将散场,当这台“潜水艇”真的开到消费者手里,每天面对的是早晚高峰和地下车库,那时候,它在鱼缸里憋过气的荣光,还剩下多少呢?

这才是最终极的问题。不过,这不重要。重要的是,捷途通过这一系列的操作,成功地把自己从一个普通品牌,强行“整活”成了一个有话题、有爆点的“新物种”。它颠覆的不是技术,而是大家对于一个新品牌该如何出牌的想象力。最终的结论可能有点耍流氓,但事实就是如此:在这个注意力稀缺的时代,能被记住,哪怕是被当成一个行为艺术家记住,也比默默无闻地死去要强。能过,就是能过。

我们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倡导文明、健康的社会风气。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相关证明以便处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