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EM-i和比亚迪DM-i插混技术细节与实际体验碎片

吉利EM-i和比亚迪DM-i插混技术细节与实际体验碎片

去年那阵子,车友群里天天有人讨论吉利的新混动,说是要跟比亚迪杠上了。银河E5、星舰7这些新名字冒出来,听着还挺唬人。隔壁老王刚换了宋PLUS DM-i,还没开两天就被小区门口的销售拉去试驾星舰7,“你这油耗能低过我吗?”王哥边抽烟边笑。

吉利EM-i和比亚迪DM-i插混技术细节与实际体验碎片-有驾

说到技术啊,其实这俩都主打电驱为主、发动机为辅。但结构不一样——师傅在修理厂一边拆件一边嘀咕:“EM-i搞个P1+P3串并联,还加单挡变速箱,不怕后期出毛病?”他嫌多了一套机械机构,万一哪天齿轮咔嚓一下,可不是一般的小钱能解决的事。比亚迪DM-i呢,就简单点,用的是单电机EHS系统,没有传统变速箱,全靠电脑分配动力,“少点东西也少点事儿。”师傅这么说。

实际开起来感觉还是有区别。有次下班路上堵得厉害,我坐朋友的宋L DM-i,他一路纯电模式,发动机几乎没怎么响过。“城里跑,这车安静省油,”他说平均下来才3.2升每百公里。我自测银河EM-i那会儿,高速超车的时候劲头更足些,就是油耗略高,一般4升多一点,但高速巡航时稳得很。这种场景下,比亚迪就显得有点吃力了,尤其馈电状态下只能靠发动机直驱,那会儿声音大不少,也费些油。

吉利EM-i和比亚迪DM-i插混技术细节与实际体验碎片-有驾

冷门配置倒是发现一个:吉利EM-i用的是SiC MOS管做逆变器,比亚迪还是用Si IGBT。“这个MOS管贵啊!”技师感慨,说高端车型才舍得上,有效减少能量损失,不过后期维修价格估计也不便宜。前阵子群里有人吐槽自己家银河E5逆变器坏了,小修理厂都懒得接活,只能回4S店花大价钱。

还有个细节,不知道算不算误区——很多人以为插混都是纯电续航差不多,其实看版本不同,两家50-120公里都有。有邻居天天通勤60公里左右,他选的是宋PLUS DM-i长续航版,每周只充一次,每月加两次油,美滋滋地吹牛“我这半年不到1000块养车费”。不过他老婆嫌动力起步肉,说以后换车要试试带单挡变速箱的那种,看样子就是冲着吉利去了。

吉利EM-i和比亚迪DM-i插混技术细节与实际体验碎片-有驾

养护方面嘛,比亚迪架构简单,用久了故障率低一些。前阵子小区停车场遇到个老哥,他2019年买的旧款DM车型,到现在除了换刹车片和空调滤芯基本没进过修理厂。而新上市那些带复杂机械结构的新混动,比如EM系列吧,现在还没人用五年以上,也不知道是不是耐造,到时候再看呗。

其实还有一种声音——北方冬天跑高速时,有人反映银河系列暖风启动快一点,据说跟发动机工作区间有关。不过也可能只是心理作用,上个月东北微信群聊,有哥们自测零下20度早晨启动车辆,两台插混各自表现差异并没有那么明显,只是座椅加热速度稍微快半分钟而已。他调侃:“谁在意这三十秒?冻手冻脚全靠羽绒服。”

吉利EM-i和比亚迪DM-i插混技术细节与实际体验碎片-有驾

对了,还有一次碰见销售顺嘴提到,“我们这批星舰7标配全景摄像头,你们南方雨季路滑更安全。”可惜客户关心更多还是省多少钱,加多少次油这些现实问题,对什么冷门配置根本不上心……

至于到底选哪个,其实谁优谁劣真不好说,各有各好处。我认识的一位出租司机,从来不用新能源,因为觉得太麻烦;但年轻同事却喜欢每天通勤充满电,一分钱掰成两半花。最后大家都按自己的生活方式来选呗,这玩意哪有什么标准答案?

吉利EM-i和比亚迪DM-i插混技术细节与实际体验碎片-有驾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吉利EM-i和比亚迪DM-i插混技术细节与实际体验碎片-有驾

信源穿插于文中,包括维修师傅、销售随口、微信群聊天等日常渠道及部分公开行业信息。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