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SU7最近热度这么高,喜欢电动车的朋友八成都刷到过它的相关消息。我也是那种天天看新车上市,和身边人聊体验的小白鼠,前前后后也和已经提车的小伙伴交流过不少。今天咱就不卖关子,直接聊聊小米SU7到底值不值,续航实不实,优缺点怎么选。
先说真切感受。第一次在线下展厅见到小米SU7实车,确实有点眼前一亮——车身比例够低趴,就冲造型那范儿,小米这次没抄作业。线条很顺溜,没有为了“电气化”故意搞奇怪的设计,电动尾翼展开的时候,那气势就像能带你飞起来。进去之后,那大屏让人直呼这不就是我的平板放大版?操作毫无卡顿,和我的小米手机互联起来跟玩似的,相当方便。56英寸的抬头显示,高速上看导航根本不用低头,是真的贴心。
空间方面,小米SU7看起来是轿跑风格,但轴距做到了3000毫米,后排不压抑。我身高180厘米,坐进去没有顶腿感。家里有老人或小孩的,这点是加分项。座椅的包裹到位,开长途不搁得慌,氛围灯一开,音响一响,就有点那种“开咖啡馆”的气氛。
聊聊续航。这年头买电动车,谁不是冲着续航去的。小米SU7拿出的官方CLTC数据:标准版668公里,Pro版830公里,Max版810公里。听起来像数字游戏?我朋友就是Pro版车主,他说基本上就市区代步,偶尔周边一圈,300公里来回都不用慌,回家还有一半电,完全没有“没电恐惧症”。
800伏快充系统是真快,咖啡还没喝完,一百多公里续航就进去了。实际体验里,十五分钟充五百公里不是吹,和动不动要等半小时的老牌电车比挺有优势。冬天低温会缩水点,朋友反馈大约少了两成。有北方跑长途需求的,记得提前查查沿途充电桩。不过大多数人,平时家用、通勤都不成问题。
动力体验也不拉胯。标准版零百五秒多,日常超个车随便。Max版还钻进三秒大关了,偶尔来一下深踩,说是推背感“炸裂”也不过分。可如果你怕运动感太猛,其实平顺的日常驾控更像家用车,没那几分神经质。
智能体验有点意思。小米自家的超级操作系统,这一波联动玩出了味道。人在车里,直接遥控家里的灯、空调,甚至还能安排扫地机器人提前开工,家里人都说赶紧买一台。说白了,原来那种“万物互联”的宣传终于变得落地可用。不用拿着手机找兼容设备,车机就是遥控器。
性价比是小米SU7公认的“杀手锏”。21万起买到这种配置和能耐,同级别电动车品牌对比一下就知道,小米这次就是拿价格去“碰瓷”高端。预算没那么多,但又不想再为合资燃油车买单的,确实是个机会。
当然,不存在完美的电动车。小米SU7有些地方还是得挑一挑。一车新品牌,缺乏多年用车数据和大规模口碑,你说能不能出奇葩问题,谁也不敢拍胸脯。朋友反馈自动泊车时有时候太激进,老司机倒是觉得好玩,新手一脸懵逼;另外,早期版本车机有小卡顿,升级后好了不少,估计以后还得继续刷刷系统。细节体验这种事,慢慢来。
再说冬天低温续航。理论上,这事和大多数电动车一样,无解。北方要跑长途,最好是提前查点“补给站”,别到了新疆戈壁滩上电量告急。有一说一,市区短途影响不大,习惯了倒也不是难事。
那问题来了,小米SU7到底适合谁?其实很简单,如果你对科技感和智能互联有要求,经常在城市里开,不爱跑极端气候、超长途,已经用小米生态智能家居了,那SU7确实很搭调。相反,要是对品牌底蕴特别看重,打算在冰天雪地里玩穿越,每天都在500公里往返,那还是等等看后续表现吧。
再总结下这台车给我的印象,外观、智能、动力、续航、价格都做到了一个“刚刚好”,新手用着颇顺手,老司机也能找到乐趣。虽然小米做电动汽车是头一回,但整体交卷不输那些老牌子,等后面口碑和细节再磨一磨,估计市场份额要超不少人预期。
小米SU7到底咋样?一句话——有点意思,值得一试。
我们坚持传播有益于社会和谐发展的信息,如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正规方式联系我们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