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IPO成功尹同跃成第二大股东,274亿年终奖背后,企业价值再创新高

夜市里炸串的摊老板一边翻油锅一边跟熟客抱怨,听说那位戴眼镜、从工程师当到董事长的尹同跃,手里竟然捏着差不多274个亿的“年终奖”,我这邻居听了都说这活儿谁不想干,场面既羡慕又无奈。

9月7日,港交所门口外的媒体墙上贴着一张奇瑞的招股说明书封面,记者在现场翻档,招股书显示公司准备募资150亿到200亿美元,估值粗算在1000亿到1500亿人民币之间,尹同跃通过员工持股平台直接持有公司18.25%的股份,按1500亿估值来算,大约值273.75亿人民币。

奇瑞IPO成功尹同跃成第二大股东,274亿年终奖背后,企业价值再创新高-有驾

尹同跃这人来头并不神秘,他是工程师出身,1997年受邀从一汽到芜湖开厂,从一个荒地上起步,慢慢把安徽这个地方的车厂做成了全国牌子,过程里有技术、有拼搏、更有地方政府的扶持和金融市场的反复碰撞。

瑞创投资这个员工持股平台也不是什么神秘东西,2004年成立,注册资本6.25亿,合伙人里除了尹同跃,还有好几位高管,平台设计的结果就是国有资本不被撼动,同时管理层靠股份吃到蛋糕,这种激励方式让公司在吸人才上有底气,也丢不掉政府要守的那部分“公共性”。

奇瑞IPO成功尹同跃成第二大股东,274亿年终奖背后,企业价值再创新高-有驾

现场员工对这事儿褒贬不一,车间里一个老技工小王朝我说,嘴里涮着烟圈边说,尹总有股份是好事儿,奖金到位我们也乐得吃饱饭,但别把我们当提款机,谁不知道上市后会要逼着产销利润一条龙紧绷,另一个中层经理悄声说,员工持股听起来牛逼,但那股子大多锁着,真到流动性出来,普通人能套现的少得可怜。

网友们在微博和论坛上把这事儿当段子玩,梗图铺天盖地,有人把“工程师变身二把手”配上老式工具箱的图,还有人算了一笔帐,把18.25%和1500亿往一放,评论区直接炸开锅,调侃说这比单位年终奖豪横多了,也有人感叹国企混改这手段,人才激励和国资监管之间,那中间的缝隙真够大。

奇瑞IPO成功尹同跃成第二大股东,274亿年终奖背后,企业价值再创新高-有驾

翻看奇瑞的发展脉络,会发现行业早年的“信仰式玩法”逐渐变成了如今的“付费套餐式割韭菜”,过去厂商靠技术信誉、保质保量积累口碑,客户放心掏钱买车,现在资本化运作、上市预期和短期利润目标成了日常,换车就像办会员卡,有补贴有促销但附带各种条款和回收期,这让许多消费者和一线员工同时感到被频繁推搡。

奇瑞IPO成功尹同跃成第二大股东,274亿年终奖背后,企业价值再创新高-有驾

数据扎眼是无法忽视的事实,按招股书数据,公司拟募资150亿到200亿美元,若以1500亿估值计算,尹同跃持股价值约274亿,立讯精密持股16.83%也不是小数目,芜湖创投21.17%维持相对控股,员工激励计划可能发行不超过已发行股本10%的新股用于激励,这些数字背后是利益重组和权力再分配的剧本。

奇瑞IPO成功尹同跃成第二大股东,274亿年终奖背后,企业价值再创新高-有驾

行业层面早年的秩序是由技术传承和国企体系支撑,厂长说了算、技术老兵传压铸工艺、客户凭口碑排队买车曾是常态,现在资金驱动、投资人眼光和市场化指标成了主导,厂商之间拼的不是技术而是估值,消费者被琳琅满目的促销套路和分期付款裹挟,工人被产量和利润目标逼着加班,这种变化让许多人心里堵得慌。

奇瑞IPO成功尹同跃成第二大股东,274亿年终奖背后,企业价值再创新高-有驾

政策的暗线隐约存在,《价格法修正草案》这样的大项在酝酿着加强市场监管和限制恶性竞价,但现实是地方政府、国资方和市场化投资者三方力量各有算盘,短期内谁也不肯彻底放弃眼前能拿到的好处,监管口号一喊,下面还是得拼流量拼市场,政策可能会收紧价格违法行为,但不可能一夜把所有利益重构的裂缝都补上。

奇瑞IPO成功尹同跃成第二大股东,274亿年终奖背后,企业价值再创新高-有驾

在奇瑞这种混合所有制样板里,尹同跃的角色很容易被神话也容易被质疑,他既是地方扶持下成长起来的企业家,一面要对芜湖国资负责任,另一面又得对广大员工和市场投资者交代,这种双重身份让他在董事会上左右逢源,也让他承受外界对“国企私有化”“高管暴富”两类声音的炮火。

奇瑞IPO成功尹同跃成第二大股东,274亿年终奖背后,企业价值再创新高-有驾

对于普通消费者和行业外的看客,不仅要看热闹也得学会躲坑,第一条别被上市概念和短期促销忽悠,买车先看产品实力和售后保障,第二条留心分期和激励条款,弄清楚长期成本再决定,第三条作为员工,参与持股一定要看清锁定期和流动性条款,别把未来换成现在的幻象。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