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买这些燃油车的人,不是不懂电车,而是活得太明白了

讲真,都2025年了,还在聊燃油车,感觉就像在讨论蒸汽机如何进行智能化改造,透着一股行为艺术的荒诞。但你别说,这事儿还真就发生了。新能源那边都快把桌子掀了,各种技术发布会搞得跟修仙大会一样,今天你元婴,明天我化神,结果回头一看,嘿,燃油车这个浓眉大眼的家伙,居然还活着,而且活得好像还行。

这就很魔幻。

这不叫逆袭,这叫最后的倔强。或者说,当所有人都认为你要成盒的时候,你突然从ICU里拔了管子,站起来非要打一套军体拳,边打还边喊:我很好,我没事,我还能再战五百年。同行看了都得傻,太阳都要一个趔趄。这种精神状态,非常值得关心。

就拿那个吉利星越L来说,不装了,摊牌了,我就是要把合资车按在地上摩擦。什么沃尔沃同源结构,什么L2.5级智能驾驶,翻译过来就是:我以前打不过你,现在我穿上了金钟罩铁布衫,还学会了六脉神剑,就问你怕不怕?它搞的那个“女王模式”,副驾座椅直接放平成一张床。这个场景就很灵性,你说它是为了长途旅行吧,但我觉得它更像是一种哲学思考,它在暗示我们,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随时随地躺平的权利。这哪是女王模式,这叫“中年人午休模式”或者“社畜续命模式”,格局,一下子就打开了。

讲真,买这些燃油车的人,不是不懂电车,而是活得太明白了-有驾

然后是大众,途观L Pro。大众这个品牌,以前给我的感觉就像一个穿着中山装的德国老干部,严谨、刻板,跟你聊的东西都是底盘、调校、黄金动力总成。结果现在,这个老干部突然烫了头,穿上了花衬衫,开始跟你聊8155芯片和AR-HUD了。坏了菜了,大众开窍了,或者说,被逼疯了。它甚至搞出了一个露营模式,能对外放电。我作为一个中年人,看到这个功能的第一反应是,这下在野外用电磁炉涮火锅,终于不用担心把车电瓶干废了。你看,所有高大上的技术,最终的落脚点都异常的朴实无华。最好的科技,就是让你能随时随地吃顿好的。这就是道,大道至简。

讲真,买这些燃油车的人,不是不懂电车,而是活得太明白了-有驾
讲真,买这些燃油车的人,不是不懂电车,而是活得太明白了-有驾
讲真,买这些燃油车的人,不是不懂电车,而是活得太明白了-有驾
讲真,买这些燃油车的人,不是不懂电车,而是活得太明白了-有驾

当然,说到燃油车就绕不开那两个日本选手,丰田和本田,堪称车圈的压缩毛巾,平时看着不起眼,一给机会就膨胀。丰田RAV4,这车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给“品牌玄学”这个词提供一个活生生的案例。你跟丰田车主聊智能座舱,他跟你聊保值率。你跟他聊自动驾驶,他跟你聊开不坏。你跟他聊加速,他跟你聊一箱油跑800公里。这是一种降维打击,他根本不在你的频道里,他在他的信仰里。会买丰田的人,你就算把星际战舰的技术摆在他面前,只要logo不是牛头标,他都觉得差点意思。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本田CR-V就更典中典了,一个字,均衡。它就像你上学时班里那个永远考第五名的同学,不拔尖,但也没短板,你甚至想不起来他有什么特点,但最后人家稳稳当当上了个985。它的“魔术座椅”,后排能给你玩出花来,放倒了就是一张床。最近我总在想,为啥现在车企都这么执着于在车里塞一张床?可能他们也悟了,现在的年轻人,房子买不起,但车里的一张床,就是他们最后的移动堡垒。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蠢。

讲真,买这些燃油车的人,不是不懂电车,而是活得太明白了-有驾

最后那个第五代帝豪,这是真的不讲武德了。A级车的定位,车长直接给你干到4米8,轴距干到2米75,这哪是家轿,这是移动的小户型公寓。还给你配Flyme Auto,14.6寸大屏。如果说之前小米是把蛋糕端走了,那帝豪这就是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放过。这种掀桌子式的竞争法则,核心就一句话: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要么成仙,要么成盒。5万多块钱,你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但你能买到吉利的一种态度,一种“三体人看了都气活了”的疯狂态度。

讲真,买这些燃油车的人,不是不懂电车,而是活得太明白了-有驾
讲真,买这些燃油车的人,不是不懂电车,而是活得太明白了-有驾

所以你看,2025年的燃油车市场,根本不是什么逆袭,而是一场大型的、荒诞的、充满表演性的“求生真人秀”。每个厂家都跟道诡异仙里的角色一样,心态不稳,随时可能坐化,但又拼了命地想证明自己还没疯。它们疯狂堆配置、搞智能、玩空间,试图用这些花里胡哨的东西,去对抗那个叫做“电”的天劫。

讲真,买这些燃油车的人,不是不懂电车,而是活得太明白了-有驾
讲真,买这些燃油车的人,不是不懂电车,而是活得太明白了-有驾

我真的会谢!能不能别再吹那个“加油3分钟,续航800公里”了!这句话的背后,其实是一种深深的无奈。但能过,就是能过。对于很多普通家庭来说,他们不需要一个能带他们去修仙的智能终端,他们就需要一个可靠的、能遮风挡雨的钢铁心脏,一个能随时出发,不用为充电桩焦虑的任意门。所以,最终的选择其实很简单。买这些车的人,不是不懂电车的好,而是更需要燃油车的确定性。为什么?因为生活已经够折腾了,不想再给车折腾了,就问你气不气。

本报道严格遵守新闻伦理,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如有内容争议,请依法提供证据以便核查。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