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20万左右能买到啥?一辆买菜小电驴?一辆勉强过得去的燃油车?非也非也,朋友们,这年头,新能源车市场卷到什么程度了有人说现在BBA还没出手,国产早都开内卷技能满级。领克10 EM-P突然杀出来,17.38万元的起步价,窗一开,配置一亮,整个新能源江湖都得抖三抖。自打小米SU7把新能源车市搞得乌烟瘴气(当然是褒义),各路豪杰一个比一个卷,今天我们就来扒一扒,被誉为“20万级卷王”的新晋狠角色——领克10 EM-P。这车到底真香,还是把流行词、潮科技一股脑倒进来制造新概念?坐下喝口冰镇汽水,咱唠唠!
说到领克10 EM-P,有人要叫板这么大个车,还插电混动,17万多起?你不信?我一开始也琢磨,厂家这是下饺子还是开玩笑。要知道,现在新能源赛道卷到连配置都开始“轰炸式洗脑”,卷空间,卷续航,卷智能,卷价格,甚至连赠品都卷。看看这车的亮点,简直堆得比东北大炕还宽敞5050mm的车长,快赶上公务车了,“532黄金比例轴距”,坐进去比在家里葛优瘫还自在。对立声音也来了,有人挑刺,大车归大车,标配四驱归标配,小品牌能抗得住市场吗?配到牙齿的智能化,实际能玩几把?辅助驾驶说得天花乱坠,是不是真牛?老百姓可不傻,豪华配置、跑车颜值、智能芯片全给你装到一块,买账吗?是不是有泡沫?
咱细细扒拉,这车压根不玩虚的,三大核心领域全线开火。外观没啥说的,溜背造型、无边框车门、H型LED大灯那是标配,走在马路上回头率杠杠的,自诩“晨光律动”的配色,也搞出了极夜黑、拂晓白、鎏光金,满足不同审美的“小仙男小仙女和懂车大叔”。内部一进门,你就知道啥叫“舍得堆料”Nappa皮的座椅包裹着你前前后后,前排加热通风按摩,后排还整了个小桌板,开车顺手吃个烧烤都行。18平方米软性材质包覆,23扬声器音响,一个5.7升冷热一体小冰箱,啥用心良苦拳拳到肉都体现在这了。
普通人的反应咋样?有网友调侃,“这配置来我们‘雪乡’,那得多拉风啊,东北大冷天,座椅加热不怕冻屁屁。”也有人羡慕“以后开车出去露营,这冰箱和外放电就能解决饭桌问题,晚上车里听着23喇叭唱‘小河淌水’,不香吗?”不过也有车主碎嘴,“智能化就怕掉链子,别车机语音成智障、AR-HUD成摆设,毕竟国产车圈养过的教训还少吗?”你喜忧参半,车加入战争,网友巧舌如簧,谁都想来两句。
正当大家还在讨论空间和配置,有人泼冷水了“标配即满配?别忘了智能化系统水深似海。”120四驱Halo版虽然价格低没啥用,配置减配,还得等仨月,芯片都不是业内最强Thor,辅助驾驶也都降了一级。反对派声音大“便宜没好货,智能化一省就省出毛病。”即便120四驱Ultra版看着差不多,120公里纯电续航,也有人质疑“家里没桩,一冬天纯靠电池,那不是瞎扯?”至于最高配240四驱Ultra运动版,21万出头,炫酷归炫酷,预算有限直接溜走。
表面平静其实暗流涌动。你看基本款虽然便宜了,可性能妥协不少,等车还难,权益缩水,“性价比”三字在消费者心里也打了对折。一些潜在买家不禁打起算盘这车价钱和配置,都算有竞争力,可真正考虑买的时候,老百姓照旧纠结售后够不够完善,车机系统会不会抽风,极端天气能不能抗住?毕竟“冰火两重天”咱都见过。国产新能源车吹过多少牛,悬在消费者头上的达摩克利斯剑,也不是第一次晃悠。
就在反方热烈讨论陷入“智驾靠谱不靠谱”的拉锯战时,领克突然抬手扔出技术炸弹“我们全系标配新一代英伟达Thor芯片,算力700TOPS,真正端到端Plus架构、千里浩瀚辅助驾驶H7系统。”啥意思?就是你AI辅助开到东北的冰雪路段,不怵!就这套配置在同价位市场上基本没人敢全系标配,大部分对手不得不暗中比一比,“卷死我算你狠。”
续航上也是翻天覆地,有240公里的长续航插混版本,1.5T专用发动机加上P1+P3+P4的三电机构型,最大功率390kW,扭矩755N·m,这动力放在C级混动车上,破百都能进5秒俱乐部。直流快充30%到80%用15分钟,外放电还能给火锅烧水、电烤肉架上,“自驾东北游”又稳又有面儿。四驱智能电分配、纯铝合金多连杆底盘,高配车型上的运动扰流板70迈自动打开,这次玩得真是淋漓尽致。
你以为这就完了?价格很能打,19.58万元的240四驱Ultra,短期限时优惠还能再减一万,还带上5000现金补贴和5000元置换!这配置价格出来,就是赤裸裸的“价格战杀手锏”。消费者看了复购那叫真香,隔壁品牌刮着脑门琢磨,“这还怎么活啊?”
不过刨去营销噱头,现实依然骨感。市场表面水静河飞,实际上“坑”还不少。混动车型高速长跑到底会不会“热衰减”?智能系统跨地区服务是不是稳定?高科技配置,坏了能不能第一时间修?尤其插混在极端气温下掉链子的“黑历史”,懂车用户绕不开担忧。
更尴尬的是,大家都开始盯着产品矩阵“挑刺”。一套20多项“满配”拉开一条战线,但基础版和顶配差距不只是续航和冰箱加热,体验氛围其实也变化不小。预算有限的用户尴尬症犯了——省钱买基础版感受不到精髓;肝一把上顶配又觉得不够“值”。再一想,朋友的Model 3和小米的SU7同样卷配置、智能、续航,怎么选都得掂量好阵营。
同级别卷战下,不少车主吐槽“新能源车拉锯战拼到咱一般人能得啥实惠?到处都是优惠,今天抢你5000,明天降你1万。可等真正落地,维修保养、服务水准、产品迭代速度,咱还是被拿捏了。”而且各家卷得你死我活,售后和质量不过关,最后踩坑还得是咱老百姓。俗话说“羊毛出在羊身上”,看谁先慌张降价,谁就先暴露短板。
有人说,领克10 EM-P是真正的“平民之光”配齐科技、颜值、舒适、动力,市场价格一刀砍下去,直击消费者钱包。是不是建议大家都去排队,受到欢迎的程度堪比东北早市大白菜?别着急买账哈。低配拉低门槛,高配才体现价值,这套路你是不是有点儿耳熟?更何况,智能化、安全、耐用性一旦掉链子,你省下那点钱,最后是不是又多花了修理费?大家消费前想清楚,这东西再香,选错配、服务掉链子,还是像东北雪天滑倒,一脚踩空。
也得承认,国产新能源卷得这一手,不服真不行从技术到服务,一步步压着海外品牌摩擦。大厂卷技术,小厂卷价格,最后咱用户倒是幸福指数狂飙。但幸福背后,风险也潜水今天是21万买到C级智能满配,明天升级迭代是不是又拉开一条新的鄙视链?你以为你看透了汽车商家的套路,其实商家才是下盘最深的棋,看你到底掏不掏腰包。
都说“国产新能源现在性价比爆表”,可你们真觉得卷到极致的“满配”价是捡便宜,还是捡个心里安慰?20万级选择一堆,领克10 EM-P真的是“卷王”还是又一轮内卷下的心理战?是被配置炸晕赚了用户的心,还是踩中了服务短板让“卷王”变成悔王?你的钱包准备开战了吗?快来留言唠唠,是继续观望还是狠下心冲吧!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