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新能源车占位成风,充电难题加剧,新政严控停车收费

在柳州市,如今新能源车快速普及,充电成为司机们最头疼的问题。你以为最烦的是找不到充电桩?错。最气人的,往往不是“充不到电”,而是“有桩难用”。近日,有市民向维权平台诉苦:一处新能源充电站,37辆新能源车排排停放,却只有10辆在认真“喝电”,其余的全都把充电桩当成了自家停车场。问题来了,这和传统燃油车“鸠占鹊巢”又有什么区别?有些新能源车的玻璃都盖上了厚厚落叶,车身结着灰,分明是在用充电桩“冬眠”,实在让急需充电的车主欲哭无泪。

柳州新能源车占位成风,充电难题加剧,新政严控停车收费-有驾
柳州新能源车占位成风,充电难题加剧,新政严控停车收费-有驾

本来希望新能源车能把城市带进一种新的绿色节奏,结果,停车场的生态却变得越来越魔幻:燃油车毫不客气占着新能源专用桩,新能源车又玩起“占位不充电”的把戏。双方扮演着“你方唱罢我登场”的角色,把原本的充电车位变成了“停车圣地”。对新能源车主来说,找充电桩已经很难了,现在连“找个能用的”都成奢侈品。充电车位旁,蓝色油车和灰扑扑“不充电”的新能源,一脸无辜地混在一起,仿佛在告诉大家:没什么不可以,大家都来占个座。

于是,新能源的发展,似乎跑不过人性的小算盘。你要说燃油车主不讲理,他们大可以委屈地说:“谁不想省点停车费?”可新能源车主呢,自家兄弟有时也是“千古罪人”,能不付费就不付费,能多停一分钟是一分钟,真充电的人倒成了“异类”。一边是用着新技术的环保先锋,一边却干着陈旧的占位老把戏。这场景,让人忍不住想给新能源“改名”:环保不易,小民有道。

柳州新能源车占位成风,充电难题加剧,新政严控停车收费-有驾

眼看这股“充电难”的后浪拍打得越来越响,相关部门终于坐不住了。柳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近期抛出了新政“试水”——要对占用充电车位却不充电的车辆实施更严苛的停车收费,也就是所谓的“差别化定价”。其逻辑再简单不过:充电站不是停车场,占着茅坑不拉屎,就得多收钱。不但针对“假充电、真停车”的新能源车,连那些在充电结束后仍赖着不走的“拖延患者”也统统纳入重拳治理的范畴。

柳州新能源车占位成风,充电难题加剧,新政严控停车收费-有驾

新政细则让人一目了然。一旦新能源专属充电站被“白占”,服务费直接翻倍。如果是公共停车场内的充电桩,占用费用同样上浮。不再搞什么两小时内免费停车的优待——你要是不充电,费用分分钟让你肉疼。对于夜间充电完毕却还赖着不走的车,也规定了合理的免停时段,超时就要掏腰包。这回,算是把“充电站到底是用来停车还是用来充电”这个哲学性问题,硬生生用“收费杠杆”解决了。

柳州新能源车占位成风,充电难题加剧,新政严控停车收费-有驾

至于有心钻空子的经营者,想靠设置“海量”充电泊位抬高总体停车利润,政策明令禁止。每个停车场要根据实际需求科学、合理地划定充电区域,并做好清晰标识。管理部门还要做好计时、收费、明码标价,让每个充电的、停车的主人都能明明白白掏钱,充充电也得讲点“公平正义”。

当然,“收费”不是万能药,但它能治好部分“心存侥幸”的司机。对于那些以为占位不充电天经地义的车主,也许只有钱包的疼才够分量让他们改变习惯。而大刀阔斧出台新规,也是在新能源产业发展节点上给市场注入“清清白白”的信号。新能源的本意是绿色与共享,千万不能沦为抢资源、占便宜的温床。

新政之外,监管也得跟上。政策再漂亮,没人查没人管,也是“狗熊掰棒子”。市面上的执法力量要及时跟进,不明码标价加大处罚,收“天价停车费”直接亮红牌。只有如此,“新能源不充电”的怪现象才能被真实遏制,真正让城市加速度,驶向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大道。

柳州新能源车占位成风,充电难题加剧,新政严控停车收费-有驾
柳州新能源车占位成风,充电难题加剧,新政严控停车收费-有驾

于是,我们看到:技术进步改变了汽车,却没完全改变人;规则创新倒逼人性抉择,让利己和利他的边界变得清晰。新能源时代,是等收费敲打“惰性”,还是自觉约束,终究都是社会的一场大考。柳州的这场改革,是一次小切口里的大变革——愿城市里的每一度电,都充得其所,让文明的车轮滚得更远。

柳州新能源车占位成风,充电难题加剧,新政严控停车收费-有驾

我们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倡导文明、健康的社会风气。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相关证明以便处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