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辆正在高速公路上以120公里时速疾驰的新能源汽车,忽然失去动力、方向盘锁死、仪表盘瞬间熄灭——这听起来像是一场电影里的桥段,但现实中,它可能因为一颗美国芯片中的“隐蔽指令”而真实发生。
7月31日,国家网信办约谈英伟达,揭开了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特供中国市场的H20芯片,竟被植入“实时定位”和“远程关停”功能。换句话说,成千上万辆国产新能源汽车,随时可能沦为可以被远程操纵的“移动棺材”。
这颗“隐藏炸弹”,其实正是美国《芯片安全法案》的具体体现。该法案规定,出口中国的芯片必须集成强制性位置验证和远程控制模块。于是,全球半导体产业链在美国的操纵下,被逐渐改造成数字殖民体系。表面上,H20是性能缩水的“简化版”,实质上,它才是披着技术妥协外衣的“木马陷阱”。工程师们在芯片中发现:电源管理单元内嵌了特殊电路,可在接收到加密指令时立即切断整车动力;独有的标识符还能通过网络信号精确定位车辆,即便物理断电,也会持续上传信息。
而英伟达CEO黄仁勋的“唐装秀”和公开辩解,显得格外讽刺。他声称“没有人能远程操控芯片”,却始终拒绝独立机构的安全审计,也不开放底层架构供验证。与此同时,美国人工智能专家早已承认相关远程控制技术成熟,美国议员更是直言“必须确保随时能让中国的芯片瘫痪”。由此可见,那些所谓的“合规审查”,无非是把“数字炸弹”披上文明外衣。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全球范围的高速扩张,正遭遇来自芯片层面的最隐秘打击。一辆智能汽车通常需要1000到3000颗芯片,其中控制单元和电池管理系统如果搭载了H20,无异于埋下电子雷管。一位整车厂高管甚至直言:“现在每一辆车,就像带着随时可能被遥控引爆的定时炸弹。”更耐人寻味的是,这种带后门的芯片在欧美市场极少出现,却集中针对中国出口——所谓的“中国专供”,背后藏着的并不是市场逻辑,而是赤裸的地缘博弈。
但危机往往也是转机。随着国家监管层面祭出“三法联动”(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远程控制权限被全面叫停;海关对美芯片加征125%的惩罚性关税;国有企业被要求至少一半芯片采购国产产品。这些举措迅速推动国产替代进入快车道。华为昇腾910B的销量短期内暴涨,份额从5%攀升到23%;比亚迪、宁德时代等企业联合发起“车规级安全芯片联盟”,承诺三年内实现自动驾驶核心芯片100%国产化。
与此同时,美国商务部长还在宣称所谓的“第四梯队技术”是对中国的“恩赐”,但中国企业已彻底看清真相:依赖进口芯片的产业繁荣,只是被迫戴着镣铐跳舞。如今,中科院“九章三号”AI芯片在特定运算上已经比H20快1.8倍,华为昇腾服务器的出货量也同比飙升240%。这是一场生死赛跑:唯有在“方向盘被代码接管”之前,牢牢握住自主芯片的命脉,未来的产业才能真正安全。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