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万买车,5万回收,心态崩了的浙江大哥,干了件震撼车圈的蠢

讲真,浙江富阳这大哥,最近是把车圈的黑色幽默又拔高到了一个全新的境界。

他不是在开车,他是在渡劫。

一个16万买的铁皮罐头,在经历了市场的无情捶打和新能源的降维打击之后,二手车贩子微笑着对他说,这玩意儿,5万,不能再多了,多一分都是情怀价。大哥瞅着那11万凭空蒸发的差价,估计当场就悟了,悟的不是断舍离,悟的是“道诡异仙”。

他心态崩了,不装了,摊牌了。他决定不把车卖给二手贩子,而是卖给保险公司,还要求全款。

这操作,典中典的愚蠢。

下着大雨,他开着自己心爱的座驾,把天窗和所有车窗都摇下来,不是为了感受自然,是为了加速沉没。他不开音响,我猜他心里正在播放《大悲咒》。然后,不刹车,不转向,油门焊死,以一种奔向自由和光明的姿态,一头扎进了河里。

这是一种献祭。

他在用一种极其悲壮的行为艺术,来控诉这个操蛋的二手车市场。他不是在骗保,他是在对这个“保值率”已经变成玄学的时代,进行最响亮的嘲讽。他在表演,给保险公司看,给警察看,给所有当年忽悠他“这车保值”的销售看。他在用生命演绎什么叫“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

最好的手段不是把蛋糕分走,是直接把餐厅给爆了。

但大哥显然对现代战争的残酷性一无所知。他以为对手是拿着小米加步枪的游击队,结果对面直接掏出了星际舰队。

你以为那个所谓的“精算师天团”是吃素的?他们的风控模型,比你家祖谱研究得都透。每一个想骗保的人,都觉得自己是天选之子,是规则的漏洞猎手,是卡bug的顶级玩家。但在人家大数据构建的上帝视角里,你所有的骚操作,都只是一个早就被预判的参数,一个平平无奇的KPI。

他们有人均福尔摩斯附体的定损员,还有个大杀器叫EDR,汽车黑匣子。你冲进河里前的最后零点几秒,是脚在刹车上,还是在油门上蹦迪,数据扒出来比心电图都清晰。你跟他玩聊斋,他直接给你上刑侦。想骗保?少年,你对力量一无所知。

16万买车,5万回收,心态崩了的浙江大哥,干了件震撼车圈的蠢-有驾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把大哥的行为比作修仙,可能有点侮辱修仙这个词了。人家修仙好歹是逆天改命,大哥这是顺天应命,直接成盒。

11万啊!那他妈的是11万啊!就这么没了!换谁谁不疯!

作为一个也曾经历过爱车价值雪崩的中年人,我其实特别理解这种无力感。当年买车的时候,销售跟你说的那些话,比初恋情人的承诺都动听。什么德系品质,什么百年传承,什么保值率之王。你信了,你觉得你买的不是一个交通工具,而是一个移动的理财产品,一个身份的压缩毛巾。

16万买车,5万回收,心态崩了的浙江大哥,干了件震撼车圈的蠢-有驾

结果呢?时代一变,新能源的“雷电法王”们拿着价格屠刀从天而降,直接把燃油车的底裤都给扒了。你的信仰,你的“理财产品”,瞬间变成了击鼓传花的最后一棒。

我楼下那家兰州拉面,最近牛肉都少给了两片,这个世界真的越来越不友好了。搞得我都想把我的碗给献祭了。

但是,理解归理解,大哥这波操作还是属于“脑干缺失”型决策。亏11万,你至少还有自由。现在车没了,人可能还要进去踩缝纫机,刑期五年起步,最高十年。这笔账,三体人都算得明白,大哥可能当时确实是被河神附体了,机你太美。

所以你看,现实比小说魔幻得多。真正决定自动驾驶能不能落地的,可能不是特斯拉的FSD,而是横冲直撞的老头乐。而真正考验一个车主心态的,也不是堵车,而是二手车贩子那个轻蔑的报价。

16万买车,5万回收,心态崩了的浙江大哥,干了件震撼车圈的蠢-有驾

所以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它告诉我们,如果你真的要掀桌子,一定要掀得彻底。要么就别干,要干就干票大的,比如直接把保险公司大楼给买了。当然,前提是你得买得起。买不起?那就老老实实开车,或者换个电车,享受每天几块钱的通勤成本,也挺香的。

至于那蒸发的11万,就当是为信仰充值的智商税吧,毕竟,谁年轻的时候,没爱过一两个不值钱的品牌呢。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你就懂了。

我们坚持新闻真实性、客观性,同时倡导正向价值观。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妥善处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